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马学玲 周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3日表示,本次全球金融危机让人民币跨境使用获得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时间窗口,人民币跨境使用产生的需求或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
周小川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说这番话的。
本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续签中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至此,中国已经与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等19个经济体达成货币互换协议,并与俄罗斯签署双边本币结算协议,本币互换额度接近1.9万亿元人民币。
今天有记者询问,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上取得成绩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是否会促使中国调整资本账户开放的步骤和时间表?
对此,周小川解释说,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跨境使用”。他表示,本次全球金融危机让各国对于某些主要货币产生了担忧,并催生了一些需要中国加以支持配合的区域合作。这些因素使“人民币国际化”获得了特殊的机遇和较快发展的窗口。
周小川指出,中国要使人民币逐步实现自由兑换,是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的政策。目前,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已实现,中国今后还将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逐步实现,“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人民币国际化这件事,中国都是要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
周小川表示,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过程中,人们会感到有些方面足够便利,有些方面还有些障碍,如果能够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话,会更方便,“这个需求会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
不过周小川强调,总体来讲,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因此中国还是会按逐步实现的“提法”来把握。
周小川指出,资本项目可兑换不仅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好处,对于整个中国实现开放型市场经济也有好处,它会大大提升各方和中国打交道的便利性,“对货币和交易的信心也会大大提高”。(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