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补贴走远,消费寻找新动力【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

聚焦:补贴走远,消费寻找新动力【2】

2013年05月31日09: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销量短期内或出现明显回落

  有不少人担心,节能补贴政策退出后,会不会对家电消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补贴政策退出后,对家电行业的影响会比较明显。”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赵萍举例说,2011年底以旧换新到期,到期前家电消费增速很快,2012年前两月,汽车、家电消费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

  记者从部分家电生产企业了解到,企业此前已经预计到节能补贴政策不会延续,有一些应对措施缓冲政策退出对市场的影响,包括加大对节能产品促销力度。

  另外,有不少人认为,行业刺激政策的确在短时间内促进了家电行业的销售,但同时也导致了消费需求的提前透支。

  赵萍认为,从国际上来看,购买环节的补贴政策确实不是特别普及,但是对节能产品等可持续消费领域的购买补贴,在各个国家都比较普遍。

  在节能产品补贴政策带动下,我国“扩大绿色消费、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节能减排”的政策效果充分显现。除节能家电产品外,去年我国还推广节能汽车124万辆,高效电机950万千瓦,高效照明产品1.6亿只。节能产品补贴共拉动消费2500亿元,可实现节电240多亿千瓦时,节油85万吨。

  “节能补贴政策的意义并不在于推动市场销售额的短期增长,更多是带动行业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赵萍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希望可以出台更多节能补贴替代性政策。

  补贴方式存在一定的漏洞

  “虽然节能补贴政策将如期退出,但是国家通过财政手段推广节能产品、拉动消费的政策目标仍会延续。”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表示。

  刘尚希说,从补贴实施的情况来看,较好地实现了政策预期目标,拉动消费效果明显。但采用财政补贴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漏洞,无论是补贴给消费者还是补贴给企业,很难完全避免“骗补”行为的发生。

  比如家电下乡,不是农民的消费者冒用农民的身份信息来获取补贴;以旧换新,让不少以收购旧家电为业的人沾了光。节能家电补贴,也有生产企业虚报销量多领补贴的情况。

  为防止骗补,就需要在销售环节加强监管。比如,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需要登记身份信息,填写相关表格,购买产品后还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核查等。但这样一来,领取补贴的手续就会变得相对繁琐,无形中给消费者带来不便。

(责编:达昱岐、刘阳)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