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2014年5月7日播出的节目中解说提到:4月16日,20多辆车到达昌九高速,很多车辆号牌处被写有“九江球迷”的字条遮住,车上下来一群人自称是看球的,要求免费过路强行冲关。以下为文字实录:
伤人的农机
主持人 侯丰: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
现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耕牛”变“铁牛”,种地不发愁,而在甘肃的永登也有不少农民朋友置备了农用机械,可没有想到的是,买来的铁耕牛最后竟变成了“铁老虎”。
解说:
薛老汉是甘肃省永登县凤山村的村民,因为儿女在外打工,老伴儿身有残疾。61岁的他就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力,繁重的农活让老薛日感吃力,因此他卖了家里的骡子,凑足了5500元钱,买了一台微耕机,可哪成想这微耕机非但没有帮上忙,还险些让他丧了命。
薛老汉:
这个是刀口,钢板还在这里呢,后面手术时还要取出来。
解说:
要说微耕机伤人,在永登县可不止这一起,去年9月,龙泉寺镇的李世忠也买了一台与老薛家一模一样的微耕机,结局同样惨不忍睹。
甘肃省永登县龙泉寺镇河西村村民 李世忠:
整个就绞断了,我当时就昏迷不醒,全部就不知道了。
解说:
微耕机本来应该方便好用,为何却屡屡伤人呢?记者先后在两位村民的家里看到了这种微耕机,看牌子叫“粮田”牌,再看生产厂家,上面标注的是湖北麻城恒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那么这种微耕机它的操作原理是怎样的呢?现场的村民为记者进行了演示。
村民:
人在前面一启动,直接就往前跑,把人就推倒了。这东西就把人卷进去了。
记者:
按说这个旋耕刀上面应该有一个防护罩是吧?
村民:
没有,这没有,应该有。
解说:
记者看到,这台微耕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位于机器前端的发动机,二是位于后部的档位装置,第三是位于两侧的旋耕刀,操作者启动微耕机时,必须先将机器置于空档,然后站在机器前部,拉动引擎绳。发动之后再回到机器后部,将空档改挂为前进档,此时机器开始工作。由于档位对应不清,老薛和老李挂在前进档上,结果发动机一经启动,旋耕刀便迅速向前运转,令他们躲闪不及,卷入刀下。
甘肃省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站总工程师 闫发旭:
它应该是只有在挂空档的时候才能启动,现在看这个情况,就是机具的本身的情况来看,它这个启动也是不符合标准要求的。
主持人:
其实国家对微耕机的安全标准早有规定,比如要有防护装置,比如说挂档的时候不能够启动等等,这两台伤人的机械完全不符合这样的标准,那么它们是怎么流入市场的?又是如何卖到农民手中的呢?
解说:
永登县龙泉寺乡大地农机经销点是两位农民购买农机的地方,记者在这里找到了经销商。
甘肃省永登县大地农机经销商:
卖出去了两台,总共进了8台。
记者:
没有这个防护装置是吧?
甘肃省永登县大地农机经销商:
嗯,当时我拉货的时候它是护泥瓦没有。
解说:
没有防护装置,理应停止销售,但这名经销商却硬是将其推销给农民,他进了8台,卖了2台,这2台全部酿成严重的事故。
据介绍,大地农机是从兰州昶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进的货。记者赶到了兰州,找到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通过这名负责人,记者了解到,虽然微耕机的说明书上表明的是生产厂家是湖北麻城恒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但实际上它的产地并不在湖北。
兰州昶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 马刚:
因为这个是重庆发过来的。
记者:
你不是从湖北进的货?
马刚:
嗯。
解说:
重庆发的货,为什么贴着湖北麻城的标签呢?为了搞清信息的真相,记者又来到了湖北,找到了微耕机上标,明的湖北恒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麻城市恒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明元:
那个机器不是我们卖的,也不是我们生产的,我们发出去的机器都有钢印,我们自己有记载,他就是冒我们的牌。
解说:
根据麻城工商局提供的信息,恒丰公司生产的微耕机的注册商标,备案显示为“良田”牌,良是优良的“良”,而在甘肃伤人的微耕机,商标虽然也叫“粮田”牌,可这个粮是粮食的“粮”,两者同音不同字,但后者的产品说明书和厂址与前者的完全相同。看来恒丰公司负责人所言很可能是真实的。为了搞清事实的真相,记者又辗转找到了重庆发货方公司的负责人,对相关情况他做了如下解释。
重庆钢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 冯钢:
就是那个李志涛。
记者:
是你们厂里的?
冯钢:
是我们厂里面的销售人员,那个叫姓季他是做配件的,配件发到甘肃,然后从李志涛那里拿了一、二十张贴花六件套,就是说明书、铭牌,还有警示标志,这些等等,合格证、推广证章。
解说:
稍后,这名负责人还拨通了那个名叫李志涛的下属的电话,以证实自己所说的情况。
冯钢:
机器过去,当时是整机过去的,还是配件过去的?
(声音来源)重庆钢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销售 李志涛:
当然发的是散件,他个人装的。
冯钢:
甘肃小马自己组装对不对吗?
李志涛:
是啊,他都装了过后,我过去看那个机器,机器没有装启动器。
冯钢:
是小马个人买的启动器吗?
李志涛:
肯定是他个人买的,我们这边没有发那个东西过去。
解说:
这里所的小马便是兰州昶源公司的负责人,记者随即拨通了他的电话,了解到,伤人的微耕机的确是由其组装的。
记者:
发动机是从江苏进的吗?
(声音来源)兰州昶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 马刚:
对。
记者:
是从江苏发过来的,不是从重庆发过来的是吧?
(声音来源)马刚:
不是。
解说:
至此,真相得以还原。兰州昶源公司从重庆季姓商人处进了微耕机配件,又从江苏购买了发功机,组装后贴上湖北麻城恒丰公司的商标进行销售,最终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安全监理处 张汉夫:
根据《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农业机械产品,那么具体到这个案例,一个,它不是一个正规的农业机械生产厂家。另外它这个产品出厂也没有进行正规的出厂检验,没有产品的整机合格证,那么它存在安全隐患。
解说:
而近年来,农机伤人事件屡屡发生,2012年三、四月间,贵州省仅贵阳市四十四医院,就收治了微耕机受伤患者近20名。2013年10月仅在国庆期间,宁夏石嘴山就连续发生4起农机伤人事件。
据统计,2013年全国累计报告在国家等级公路以外的农机事故1733起,死亡432人,受伤631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711.65万元。
主持人:
伪劣农资在过去大多指的是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假地膜,但是现在这种坑农害农的行为又开始侵蚀农机产销领域了。假种子伤农伤一年,假农药使伤地伤十年,这假农机伤人伤得可是一辈子,很多受害的农民朋友真是拿出压箱底,买来塌天祸,所以针对这样的行为,更要严厉打击,彻底根除,要趁它还没有形成气侯,及早地画下红线,让不法分子不敢触碰。
车牌易挡 祸心难包
主持人:
机动车号牌就像车辆的身份证,外观统一,号码唯一,如果哪辆车违章违法了,只要知道了号牌就能寻到车,找到人。车牌要正确清楚地悬挂,但总有一些人想方设法,要故意污损遮挡号牌,甚至还用上了高科技手段。
解说:
4月16日,20多辆车到达昌九高速,南昌东收费站,这些车辆上都贴有标语,而且很多车辆号牌处被写有“九江球迷”的字条遮住,车队到达收费站后停了下来,紧跟着车上下来一群人。
江西省高速集团南昌东收费站工作人员 吴燕玲:
很凶悍,对我们拉拉扯扯,就说我们来看球的,我们就是不用交钱的。
解说:
免费的要求没有得到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同意,随后一些人强行把收费站道口栏杆推开,让车子强行冲关。
收费站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共有28辆车强行冲关,后来在交警的拦截下,有3辆车正常缴费,其余25辆都未缴费,共逃费2125元。事后公安部门就故意遮挡号牌和拒绝缴费强行冲关的行为作出了处罚。
执勤交警 朱建宁: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我们进行处罚是罚款200元,一次性记12分。
南昌市公安局高新分局 政治处主任 毕志忠:
如果冲卡造成的公私财物损失,达到5000块钱以上,甚至还可以立刑案。
解说:
在现实生活中,车辆遮挡号牌的方法也是各种花招。来看这辆红色大货车,远远就可以发现,这辆车后面的号牌上似乎贴有什么东西,无法辨识车牌的面貌,走进一看原来是车牌上贴有一层薄膜,薄膜上的黑色部分将车牌上字母和数字完全遮挡。
接下来,注意看这辆银灰色的面包车,也被交警拦下了,交警介绍,那是因为目前邯郸市还没有冀D·H这样的号段。
执勤交警 王彦龙:
这牌照不对,当时查的时候是冀DH506C,其实它的真实的车牌号是,打开看一下,是冀D2500C。
解说:
再来看这辆黑色的小车被拦下进行检查。
执勤交警:
知道我为什么查你吗?
车主:不知道啊。
解说:
车主装作毫不知情,可交警却发现了其中的玄机,这辆车装的是自动遮牌器,只要在车内的按钮上按一下,车派前方就会降下一道黑色门帘将车牌覆盖。
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这样的车辆上路行驶,往往肆无忌惮,无所顾忌,极易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我国《道路安全法》第11条规定,机动车号牌应当按照规定悬挂,并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2013年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中明确指出,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或者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将被扣12分。
那么这些用来遮挡号牌的工具,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记者在网上搜索“号牌贴 反光”,结果种类繁多,并且很容易就可以买到。接着记者走访了北京某汽配城,发现想要买到相关的用品也不是难事,这种罩子就可以用来遮挡号牌,只要10块钱。
记者:
这个啊,这可以罩牌子上啊?
A:
对,就是罩车牌照。
记者:
多少钱一个?
A:
十块。
记者:
尺寸是合适的是吧?
A:
合适,都拿这种的,均码的都能用。
解说:
随后记者接着转了几家,得知了这样的信息。
记者:
那种上哪能安装到?
经销商:
现在不好找,以前好找,一个东西不挣多少钱,遥控换的那是。
记者:
车里遥控就能换的是吗?几千块钱?
经销商:
应该两千来块钱吧,它那一个好像能换三副牌子。
记者:
三副牌子呢,那就和广告牌子一样了。
经销商:
不知道,反正那个装出来好像很明显。
解说:
很显然,记者提到的那种车牌架,在业内并不是什么秘密。经了解,那种牌架比较厚,容易被发现,因此现在市面上并没有被广为流传,于是就出现了另一种可拆卸的牌架。
经销商:
这个这么玩的,就好比这是牌子,这牌子扣这上,然后这个是装你车上的,然后你把这拧上,比如说卸牌子,然后你把这个往上一插,把这牌子拿走,架子扔这搁着。
记者:
多少钱这个?
经销商:
这个是85块,那个都过百了。
主持人:
故意污损、遮挡号牌,原因显而易见,就是故意违法,逃避处罚。这些不法驾驶者开车上路,有恃无恐,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实在是害人又害己。
到今年的五一,《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整10年,这些违法的司机十年了还不长进,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有关部门正在加大整治力度,好帮助他们补上守法这一堂必修课。
感谢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