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郑州能源办公楼
口孜东矿全景
在中国煤炭行业里,国投煤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煤炭”)不大,但这家公司控股的投资企业中,却屡屡涌现像国投新集、国投大同这样在市场上、行业中闪闪发光的明星企业。2009年,国投新集刘庄煤矿,与天安门广场、国家体育馆一起,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2012年初,国投煤炭在新疆哈密三塘湖区域大手笔竞标,获得了大块优质煤炭资源。国投煤炭,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一、定位之道:自己“小看”自己
提到国投煤炭,不能不先介绍一下其母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投”)。国投是中国政府出资设立的唯一一家投资控股型公司,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投资控股型公司。国投是“国民经济灵活的双手”,那么国投煤炭则是这双手在中国煤炭行业大展拳脚的一个舞台,她用资本纽带整合传统的资源行业,将传统乐章弹奏出一曲新律。
国投立足国家战略,发挥资本带动作用,投资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能源和基础设施的多个领域。而国投的煤炭板块,作为国投“一次创业”求生存的基础板块、“二次创业”谋发展的支撑板块,成为了近期国投的利润主体,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国投煤炭和员工没有忘记成立之初直至国投“二次创业”开启期间的情形,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多、少、散、差”——“小矿多、问题多;矿数少、大矿少;分布散、人员散;矿质差、效益差”。千年之初,正值煤炭市场最为萧条之时,国投煤炭全体员工矢志不渝,团结一心,领导带头,出差找项目、谈客户、现场考察,国投煤炭的精神、意志、性格,在那时悄然扎根。
这些“磨练”,让国投煤炭人明白:我们是原有煤炭部所属企业圈外的“小户人家”,没有“关系优势”,没有发展经验,没有优势资源。不前进、不改革、不发展,就会一无所有。国投煤炭要走向胜利,其唯一优势,就是团队战斗意识和战斗精神。例如,国投昔阳黄岩汇煤矿综采换面工作,在该矿历史上尚属首次,工期短、任务重,面临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项目开发中,大部分人都上火累病了,仍然坚持每天边吃药边工作。靠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同事之间的相互关心,大家熬了过来,也熬出了成绩。
国投新集的“诚信销售,互保双赢,共谋发展”,国投新登水泥的“客户第一,信誉至上,诚实守信,互惠双赢”,国投昔阳的直销与中间销售结合,南煤集团的“巩固老客户、培育新客户”,山东滕州曹煤公司的取消中间环节等,都是国投煤炭重视客户、谋求长远经营理念的体现。
经过这些年艰苦的探索实践,国投煤炭坚定了一个信念:不管别人怎么看,国投煤炭一定要把自己看成“小”公司——小,意味着激情不消退,意味着思变不懈怠,意味着追赶者的心不改变。小,还意味着放低自己的身份、位置,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国投煤炭承认自己的“小”,不是妄自菲薄,而是自信地将“小”公司身上所具有的发展欲望、灵活性、激情等优点加诸自身,像小企业那样思维与行动。
虽然将自己小看,但国投煤炭所取得的成绩却是实实在在的:自2003年至2011年,国投煤炭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3.9%,利润总额年均增长30.4%,净利润年均增长45.4%,原煤产量年均增长6.55%,资产总额年均增长34.0%,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长19.6%,百万吨死亡率年均降低5.15%。
二、发展之道:把胆识和创新当使命
不了解国投煤炭的人,想当然地会认为:国投煤炭作为“共和国长子”,能享受到一切可能的优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胖娃娃。
但事实却远非如此。国投新集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淮南煤田,开拓出了国家级的煤炭基地。国家部委的一位领导到国投新集调研,有一天他早早起来,到了新集一矿的调度室。看到新集一矿的地质构造图,他充满了疑惑,把国投新集的负责人叫了过来,问道:国投新集的地质条件就是这样?国投新集的负责人肯定地回复了他。这位领导不说话了,眼神中充满了肯定与钦佩。
这十几年来,国投新集开始在煤炭行业中逐渐崭露头角。除了国投新集刘庄煤矿获奖,国投新集还荣列2009全国煤炭企业前50强,入选上证央企50指数成份股、2008度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百强,并被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CECA)评选为“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个“金娃娃”是国投用胆识“选来的”。1999年,在亚洲金融危机暴发和煤炭市场一片萧条、国投新集面临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国投煤炭依然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矿区整体规划;2001年市场刚刚触底反弹,当时我国最深的一个矿井、我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国投新集刘庄煤矿就开始兴建。正是由于这种胆识,国投新集才真正驶入发展快车道,使国投煤炭在这个行业占有了一席之地。
善于发现机会、准确捕捉机会、敢于把握机会、勇于承担责任,已成为国投煤炭快速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2010年5月,国投郑州能源上马整体顶梁组合悬移液压支架,在进行生产工艺改造时面临了巨大压力。这是因为两年前,同地段的另一煤矿曾采用相同设备,但以失败告终,造成设备被埋、全部淘汰的后果。但国投煤炭人还是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巨大困难,将这种在安全性能、成本效益和劳动率提高等方面成效显著的技术,在安监部门的相关文件下发前提前推广应用。
超人的胆量哪里来?在勇气与豪气之外,还是“识”的支撑——不断提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投资国投大同小塔山煤电一体化项目时,国投煤炭时任主要领导带领团队进行充分扎实地调研,广泛深入论证,以信息分析为基础,果断上马,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利润过亿,在行业内引起积极反响。
此外,国投煤炭推进国投“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以胆识抢占先机。2007年10月,与澳大利亚神特集团合作投资建设的国投昔阳煤矿、电厂正式双双投产,年可发电16.5亿度,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1.2亿元;煤矿年生产能力由15万吨提高到90万吨,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7000万元——这是对昔阳大寨精神的最好诠释和延伸。
国投煤炭没有把胆识和创新当成时髦的概念,而是当成一种使命,始终牢记并坚定不移地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