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12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及辽宁棚户区改造新书首发新闻发布会暨十大经济学家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活动中同时还发布了《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2-2013)》,报告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受到房地产的拖累,但是摆脱了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博士介绍《中国住房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主要分有五个观点:
第一,2012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降中趋稳的总体趋势。宏观经济增长受到了房地产的拖累,但是它摆脱了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从公布出来的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来看,全年我们的经济增长有望实现7.7%,这样就可以超出我们年初预定的7%的目标的0.7个百分点。在这个过程中,于是乎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说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三产业增速加快,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好的变化,消费需求成为了第一驱动力。
宏观经济增长受到房地产的拖累,但是摆脱了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今年宏观经济之所以没有2009年那么高,与房地产投资有一定的关系。今年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低于前两年,1-10月份是15.7%,2011年达到30%多,显然对宏观经济的增长有所拖累。但是尽管房地产投资下降了1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了15.5%,但是宏观经济还是增长了7.7%,可以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宏观经济增长受到房地产的拖累,有所下降,但是宏观经济初步摆脱了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也就是说我们明年可能形势更好一点。这对打破许多人的幻想可能有一些价值,许多人认为宏观经济还是需要房地产来支撑,明年会不会对房地产调控有所改进。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可能性没有。
第二,2012年住房市场调控实现了住房价格相对下降的次优目标。我们说住房市场调控的最优目标是理性回归,也就是说房地产绝对价格有个明显下降,但是今年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没有做到,按上半年的形势完全是有可能的,但是年终的时候出现了一些返回。总体来看,房地产调控目标实现了价格相对下降,也就是相对于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房价的增长或者说房价的波动是相对下降了。
第三,关于明年的走势。2013年住房市场的总体趋势我们认为是稳中有进,大稳定中有小的振荡。
具体表现:住房市场量价有可能有些调整,但是即使有一些增长,可能也远远低于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之所以这样判断,有几个原因,一是宏观大环境为继续从严房地产调控创造了条件。二是短期基本面来看,供求阶段性释放减弱了供求矛盾。三是从长期背景来看,住房发展的潜力仍然较大。综合这三个层面来考虑,我们说2013年的总体趋势是稳中有低,大稳定中有小振荡。
但是我们认为,2013年住房市场也确实面临着总体反弹和局部崩盘同时发生的风险。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处理得不好,宏观调控执行得不好,有可能出现一些城市房价继续上涨,另一些城市不仅下降了,而且是泡沫破灭、崩盘,这两个同时进行。一些房地产项目价格在继续上涨,另一些房地产项目可能就要烂尾,这样一个局面,这是一个风险,这是可能性,但不是现实,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明年三月份要暴涨,是说面临这个风险,这个风险的前提就是如果我们在调控方面不到位或者有偏颇的话。
第四,2013年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任务和政策策略,我们还是要争取房地产市场实现例行回归。我们的总体目标还是坚持实现理性回归,但是我们至少要争取实现稳中有进,也就是实现次优目标,价格相对下降,但是要坚决防止第三种局面,就是房地产市场整体反弹和局部崩盘的局面。
总体原则是应该坚持持之以恒、毫不动摇的原则,继续坚持从严调控,持之以恒,毫不动摇;同时要统筹兼顾,区别对待。相机抉择,主动出祭。尤其是这个主动出击特别重要,过去我们的调控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我们要引导市场,向着调控目标去发展,所以要主动出击,长远结合,标本兼治。
具体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建议,在行政制度方面,继续完善调控的部门和协调机制,落实调控目标责任制。需求方面,要细化和严密限购政策,堵塞和纠正各种企图改变政策的行为。预期管理方面,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严惩有关房地产谣言的传播和炒作。我认为说明年三月份要暴涨的就是蓄意的炒作,就是谣言。金融政策方面,要取消期房预售制度,完善差别化的金融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将扩大房地产税试点作为稳定当前预期和深化住房综合配套改革的突破口。住房保障方面,除了完善安居工程的各项措施,还要探索实施康居工程。租赁市场方面,我们要规范租赁市场机发展租赁市场。在土地政策方面,制定土地调控的目标,探索建立以抑制低价过度上涨的机制。空间管理方面,针对一些城市可能出现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情况,探索建立以抑制低价过度上涨的机制。空间管理方面,针对一些城市可能出现的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情况,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应急机制。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