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谣言背后有推手(热点解读)--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有的是商业推销,有的是借机敛财,还有的只是为了娱乐而传播 

末日谣言背后有推手(热点解读)

2012年12月18日07: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蒋跃新作(新华社发)

  从淘宝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产商的“末日抵押”,从旅行社推出“末日旅游”到邪教组织骗人敛财,从无知者的恐慌抢购到白领的娱乐传播……

  距离2012年12月21日不到一周了,尽管中外专家不断辟谣,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还是不断渗透,带来现实的后果。谁在炒作荒诞的“末日谣言”?谁在这场“谣言游戏”中受伤害?面对“末日”我们该反思什么?

  

  “这不是第一次末日猜想”

  据统计,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迄今已有约200个版本

  “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面临崩溃,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电影《2012》所反映的全球灾难,很多人相信会在现实中发生。

  南京退休高级工程师蒋某将房产抵押,并举债7万元,准备在“末日”来临前捐赠;辽宁大连市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兰青社区的王大爷因为相信“末日”即将来临,不控制饮食,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送医院急救。

  在互联网上,“末日说”成了最流行的话题之一。百度贴吧出现了“世界末日吧”,其中,“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最为流行,导致一些地方市民抢购蜡烛和火柴。

  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则不断接到市民电话咨询,问“末日来临,是否需要抢购大米”。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告诉记者,这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末日猜想”,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迄今已有约200个版本。比较著名的如1891年摩门教世界末日、1910年哈雷彗星毁灭说、2000年千禧年危机等,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公众关注。较早的预言可追溯到公元970年3月25日,一些术士的末世预言引起西方长达30年的恐慌。

  如今,一波波“末日论”已经成为历史的笑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2012年12月21日绝不是最后一次“末日猜想”。

  谁在炒作末日谣言?

  “末日逃生船票”、逃生工具等在网上热卖;邪教组织借机敛财

  事实上,针对“玛雅人预言太阳纪结束地球毁灭”等谣言,美国NASA官方网站、中国科学院、玛雅人的后代等,从去年以来已经多次辟谣,但科学的声音却淹没在商业化的浪潮中。

  在商家眼中,“末日”从来都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一个噱头和商机。在疯狂的商业广告推动下,谣言被不断渲染放大。

  “进入2012,全球各地灾难来袭,当我们正在陪伴家人玩耍,当我们正在高速行驶,当我们……突然地震来了,突然各种无情的灾难来了,逃生工具不容忽视!”某逃生工具经销商在其广告语中写道。

  在淘宝网上,键入“世界末日”,便可以看到100页以上的商品。其中,最抢手的是一张“末日逃生船票”,已经售出了340件。

  “末日逃生船票”包括纸质船票、火车票、信封、船卡,还有《联合国授权2012诺亚方舟登船资格证书》,消费者可以在票上定制姓名、性别、国籍、舱位类型、舱位号等个性信息。此外,还有应急套装和压缩饼干等销售。

  在浙江义乌,民间发明者杨宗福正在加班加点地制作“诺亚方舟”。这种售价在15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的逃生装置,已经接受了26个预订。他告诉记者,他本人并不相信“世界末日”的说法,自己设计制作的“诺亚方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逃生装置。

  “我从来没有宣扬过末日说,但一些客户相信这个说法,催着订单在21日前送到。”杨宗福说。

  与“末日船票”和“逃生工具”相比,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末日旅游套餐和图书销售更为直接。“末日来临前必须去的十大地方”,一些旅行社调整线路以迎合顾客对于“末日旅行”的要求;而《末日逃亡手册》、《末日地下生存手册》等打着“末日”旗号出版的图书也达几十种。

  除了商家的推波助澜,邪教、犯罪分子等也借机生事、诈骗钱财。上海市公安局称,12月5日7时至6日7时的一天内共接到25起借末日谣言骗钱的警情。在陕西,还出现了“全能神”邪教组织,鼓吹“只有信教才能得救保平安”,借此敛财。

  社交网络风行使每个拥有便携设备的普通人成为“发布者”,复杂的传播环境也让谣言散布更快。

  “我们中的很多人正在以娱乐心态传播末日谣言,成为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而另一些人特别是缺乏识别能力的老年人和孩子,正因为你的行为受到伤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新闻与科学传播系教授李大光说。

  谣言止于智者,反思不可或缺

  专家提醒,谣言为何盛行不衰值得反思,不如变“世界末日”为“世界反思日”

  对于盛行的末日谣言,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说,所谓的“世界末日”说根本不靠谱,但谣言为何盛行不衰却值得反思,不如变“世界末日”为“世界反思日”,反思一下人类行为。

  科普网站“果壳网”主编徐来认为,“谣言止于智者”,只有长期宣传科普知识,才能够真正让大家拥有判断力,抵御借机牟利的商业行为,否则在这次谣言破灭之后,还会不断有新的“传说”诞生。而应急救灾知识及物资的储备,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非“末日”来了才需要。

  12月10日,宁波一家文化创意公司通知员工20日、21日放“末日假”2天,发600元“末日遣散费”,希望员工与家人及最爱的人一起吃顿团圆饭,送份温情的礼物。这一举动引起社会热议。公司总经理坦言,并不相信世界末日,只是深知“家庭对员工的重要性,希望给员工家人同样的温暖,传递正能量”。

  有人相信“世界末日”,不仅仅是愚昧和迷信,许多相信谣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缺乏关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虚幻的末日想象,映衬出的是一种真实的生存焦虑。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我们距离家人、朋友和自我的内心越来越远,这让现代人感到无助、焦虑甚至恐惧,加剧了“末日感”。很多年轻人潜意识里将世界“末日”转化为“娱乐和购物狂欢”,以此排解压力、舒缓焦虑,寻找心灵依托。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末日的想象:假如末日真的来临,我们将与谁陪伴?人生最珍贵的又是什么?不妨在12月21日那天,也和家人、朋友借‘世界末日’反思一下人生,这对我们的未来更重要。”夏学銮说。

  (据新华社12月17日电 记者李舒、赵琬微、王晓洁)

(责任编辑:李海霞、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