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原标注很混乱 同一品牌标注两重天【3】--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食物过敏原标注很混乱 同一品牌标注两重天【3】

2013年01月15日08:51    来源:京华时报    手机看新闻

  过敏原标志混乱含糊

  标注了过敏原信息,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明明白白”,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不过,记者调查中也发现,虽然一些产品已经标注了过敏原信息,但规格和用词却千差万别,有的用词相当含糊,让消费者看得一头雾水。

  有的产品直接标注过敏原信息,如思朗仁麸燕麦多谷饼干标注的是“过敏原信息:含有小麦、燕麦、鸡蛋和大麦”。“康师傅蛋黄饼干”包装则标注有“过敏物质温馨提示:本产品配方中含有谷蛋白、蛋制品、大豆制品。本产品还可能含有微量的乳制品、芝麻、坚果、花生”。“卡夫太平梳打”包装上标有“过敏原信息:含有小麦、大麦、鸡蛋、芝麻、牛奶和亚硫酸盐。”在该品牌另一饼干“奥利奥”的包装上也印着“过敏原信息:含有小麦。此生产线也加工含有花生、芝麻、蛋制品及乳制品的产品。”

  其中,卡夫太平苏打和奥利奥都用大一号的深色字体予以标注,更为醒目。而思朗仁麸燕麦多谷饼干和康师傅蛋黄饼干只是用普通的字体进行标注,如果不注意很难发现。

  还有产品虽然标注了高致敏成分,但闪烁其词,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如一款草莓味小熊饼,其配料表“白砂糖、小麦粉、乳糖、全脂乳粉、鸡蛋”等后面,接着直接标注“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乳及乳制品、蛋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但却未明确指出其具有过敏风险,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很难明白这其实也是一种过敏提示。

  记者调查中发现,即使是一些非常知名的品牌,过敏原标签上的标注也非常混乱,有的配料表上标明含有蛋类,但在过敏提示上却仅仅标出有奶类。更让人担心的是,很多儿童食品上对过敏原的提示做得非常不到位,如果冻产品货架上,明明大部分都含有奶类或蛋类原料,但很难看到有过敏警示字眼。

  董金狮告诉记者,中国食品包装标识模糊不清的情况非常严重。“由于一些厂家认为过敏原写得太清楚会影响销售,其次是一些小厂家跟风模仿,看正规厂家怎么印就怎么做,没有参照正规标写方式,所以导致现在出来的过敏原标志非常混乱。”

  记者在卫生部网站上查询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问答中,发现其实过敏原信息标注是有标准可参照的。

  卫生部指出,致敏物质可以选择在配料表中用易识别的配料名称直接标示,如:牛奶、鸡蛋粉、大豆磷脂等;也可以选择在邻近配料表的位置加以提示,如:“含有……”等;对于配料中不含某种致敏物质,但同一车间或同一生产线上还生产含有该致敏物质的其他食品,使得致敏物质可能被带入该食品的情况,则可在邻近配料表的位置使用“可能含有……”、“可能含有微量……”、“本生产设备还加工含有……的食品”、“此生产线也加工含有……的食品”等方式标示致敏物质信息。

  食品标签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食品的选购,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食品企业宣传的最直接途径和方法。专家建议,尽管过敏原信息非强制执行,但企业最好还是进行标注,让消费者买得方便、吃得放心。

  □服务篇食物过敏有遗传倾向

  生活中,常听人说吃了某某食物过敏了,但到底什么是过敏,又如何判断自己是食物过敏了呢?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广瑞指出,食物过敏也称为食物变态反应。食物过敏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不适与伤害,还能够引发情绪的变化,甚至严重的精神疾病。

  食物过敏可分为消化道食物过敏和非消化道食物过敏。消化道食

  物过敏临床表现可遍及整个消化系统,如进食芒果、菠萝、荔枝等引起唇舌血管性水肿,麻木发胀,咽部异物感及食道梗阻感,胃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而非消化道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是以皮肤过敏为多见,如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肤瘙痒、过敏性紫癜等,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另外,呼吸道过敏表现为鼻炎、哮喘等。

  如何判断自己是患病了还是食物过敏呢?专家表示,如果吃某种食物就会出现过敏症状,而停止后症状消除,再次食用后又会出现同样的症状,那么就可能对这种食物过敏。如果不能确定,可以到医院查食物过敏原。

  此外,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过敏性疾病中起主要作用。父母中一方有过敏性疾病,其子女食物过敏患病率为30%至50%;若父母双方均患有过敏性疾病,其子女患病率则高达60%~80%。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