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中国妈妈买洋奶粉遭围堵,谁的尴尬?--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人民财评

人民财评:中国妈妈买洋奶粉遭围堵,谁的尴尬?

信海光

2013年01月28日10:08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手机看新闻

 

进入2013年,两则关于奶粉的新闻使很多中国妈妈们感到十分尴尬。

其一,据中国媒体报道,近日德国的“DM”大型连锁超市对婴儿奶粉实行了限购,每名顾客每次最多只能购买四盒。这一新举措被指针对中国消费者。此前,这种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奶粉限购在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等国家都曾有过。

其二,据美国媒体报道,享誉全球的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近日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雅培等诸多品牌受影响。目前新西兰政府已经下令禁售含有双氰胺的奶类产品。

一边是中国父母因抢购洋奶粉而遭遇全球围堵,一边是忽然发现高价抢购来的洋奶粉居然也不安全,这令偏爱洋奶粉的中国妈妈们有点尴尬:孩子们到底该吃什么奶粉?

事实上,真正应为这两则新闻而羞愧的,应该是中国的国产奶粉厂商,正是它们把中国父母推向了国外。使父母们对国产奶粉失去信任的是2008年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但三鹿事件已经过去将近六年,连洋奶粉出事也不止一次了,国产奶粉业依然未能挽回应有的尊严,这既说明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其负面影响会相当深远,也揭露出中国奶粉业在安全质量方面缺少应有的作为。

数据显示,2008年之前中国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是30%左右,现在已经跃升到50%以上,在高端奶粉市场,这一数字更是超过70%。目前,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外资品牌几乎垄断了整个中高端市场,而且想涨价就涨价,令中国消费者身处弱势。在此形势下,一些国内奶粉企业甚至跑去外国注册洋品牌。

洋奶粉带给中国消费者的尴尬,在表面上是个市场问题,是中国奶粉业的市场竞争力变差,但在本质上却属于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问题,因为在消费者眼中,作为对比的是整个国产奶粉与整个洋奶粉,而非具体到某一个品牌。从这个角度讲,新西兰奶制品近期检出的质量问题也很难改变国产奶粉的市场局面。

在三鹿奶粉事件的“重典治乱”之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三年多来的“重拳出击”,全国没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形势出现了总体向好态势。但国产奶粉的六年困顿又显示出,收拾人心比“重典治乱”更难,更耗时。它警示我们:不要为一时监管的疏漏、一时的快钱而得意,不但自己不应降低产品质量,也要对同行中的不法行为提高警惕,一旦失去消费者的信任,被砸掉的将是整个行业的饭碗与前景。

纵观一些市场自由国家的历史,它们普遍也曾经历过与当下中国相似的场景。100年前,美国食品生产领域也是一片乱象,食品加工的状况令人作呕。黑幕披露后,新生的城市中产阶级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状况作出强烈反应。正是黑幕的揭露,使政府加快调整公共治理结构,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使日后的美国成为世界上食品安全管理最严格、规范的国家之一。

中国奶粉业因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长达六年的困顿,实际上是当下中国整个食品安全形势的一个缩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强调,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要让企业尽到责任,既要用道德约束,更要用法律手段。对不法分子必须“重典治乱”,直至“罚到它倾家荡产”,对监管部门失职和腐败分子要坚决惩处。未来食品安全工作,自始至终要保持这种高压态势,要让不良商人不敢触碰法律红线。

对于奶粉质量和食品安全,只要真正行动起来,我们完全有能力打赢这场战役。

往日财评:

人民财评:日本家电溃败 中国军团强势崛起?

人民财评:穷人的孩子注定贫穷吗?

(责任编辑:谭树森、吕骞)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