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2月4日电(记者 马扬)近日,地处东北的吉林省宣布,自2013年开始,将研究推进本省小卫星产业发展。
按照这个省的计划,首颗卫星将于两年内发射升空。届时,它将作为东北地区第一颗商用卫星,在通信、测绘、地球环境监测、灾害预报和空间技术试验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此前不久,地处西北的陕西省发布了本省的《“十二五”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将形成30家大型卫星应用核心企业,实现卫星应用产业总产值1000亿元。
湖北省武汉市计划投资30亿元,引进美国休斯、以色列卫星公司等100家中外高科技企业,打造国家卫星产业国际创新园;黑龙江省于今年1月成立了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东、福建、北京、河北、甘肃等省市也陆续制定了本地区的卫星产业规划。
近年来,新兴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已经在中国经济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迅速向传统产业渗透,呈现出较高成长性和较强产业融合性。
在卫星通信领域,通信卫星在“村村通”电话工程、“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重大事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卫星导航领域,已完成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组网,北斗区域卫星导航完成基本系统建设,并在海洋渔业、森林防火、车辆监控等领域成功应用。
在卫星遥感领域,已基本形成气象、海洋、陆地、环境等卫星系列,在国土监测、海洋观测、环境与灾害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仅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就已经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而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1)》,预计到2015年,中国这一产业年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人民币。
有业内人士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的实施,有望撬动中国商用卫星产业的大发展。预计未来不久,包括卫星通信、导航、智能位置服务等在内的相关产业,都会迎来“井喷式”发展。
目前,中国政府正采取措施推动卫星产业以更快速发展。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有关部门明确指出,将全力推进卫星产业在各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公众生活。这预示着,“十二五”期间,中国卫星和卫星应用业务受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的力度会显著加大。
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等相关部门,也都在积极推进卫星的应用。
1月末,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下发通知,实施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专项工作,对于入选项目,将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适当安排研发补助资金。
“该专项的目标,是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用户为龙头、研制单位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机结合的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发展卫星产品与服务的市场应用。”权威人士表示,专项工作将重点支持自主卫星的通信、导航和遥感三大领域的应用示范和推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