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市场陷两难:招工的觅不到人 求职的找不到事 --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

劳务市场陷两难:招工的觅不到人 求职的找不到事 

潘洁

2013年02月21日08:45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手机看新闻

  相比节后缺工现象严重,苦于无人可用的情况以及类似崔云等人的找工作难的情形在各地也很普遍。据了解,就业难与招工难结构性矛盾困扰着湖南、广西、山东等多个地区,且有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这句话并不适用于今年的劳务市场。

  “现在,每天来我们这儿应聘的普通工人三三两两,但前来登记的企业却很多,农民工提前走了好多,有的过完年直接待在老家不来了。”2月19日,上海同舟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看着到手的生意却没有“米”下锅,无奈的不只是职业介绍所的中介们,还有那些眼巴巴看着订单流失的生产企业主。“过去,我只要接到了订单,就不怕没工人给我做。而现在,企业把订单接过来,就怕没有工人,到时完不成订单,交不了货,还得赔偿。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现在关于人才储备方面,我必须重视起来,转变思路。”在该介绍所,上海一家味精生产加工企业的唐老板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诉苦。

  抢吃“虫儿”的现象不仅仅是上海独有。日前广州市人社部门发布消息称,节后广州用工缺口约为11万人,预计广东省缺口峰值或达120万人。并且用工缺口较大的服装加工企业年初六就开始在马路市场招工,但效果不佳。与此同时,温州等地也出现用工需求旺盛,普通工作岗位缺工严重。有专家表示,人才市场求职现处于冷冻期,预计2月下旬开始回暖,3月将迎来招聘求职的首个高峰。

  企业吃闭门羹

  随着经济形势回暖,“用工荒”再现抬头之势,部分沿海地区企业已经陷入旧人流失、新人难招的尴尬境地,“用工荒”已成为制约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瓶颈。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春节过后,上海的劳务市场陆续开市。然而,不少企业都面临招工难问题,就算给空调工、锅炉工、汽修工开出高达四五千元的薪酬,也很少有人问津。据记者了解,从2月16日至3月18日,上海各区县每天都有大型招聘会和咨询会,预计将提供至少3万余个工作岗位。除去上述集中招聘,上海街头不少餐饮店、物流企业等也在店门外竖起招工告示,此时大量农民工还未返程。

  记者昨日登录赶集招聘网、上海第一招聘人才网、智联招聘等招聘网站时发现,很多企业都挂上急聘的招牌,底薪都在3000元以上,甚至有高达8000元至12000元/月的招聘启事。有家月薪4000元至8000元双休的招聘单位人员透露,虽然挂在网上的招聘待遇一再提升,但是应聘的人依然很少。  

  薪资虽然有所上涨,但对求职者来说,却没有吸引力。一位“90后”求职者告诉记者,在上海生活成本很高,这些工作单位门槛虽然低,工资也在3000元以上,但是远远没有大公司的待遇丰厚。

  工人“挑”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招聘企业“难招人”,很多人也面临“难找活”的状态。春节假期刚过,很多人从老家赶到上海等大型城市,希望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几场招聘会下来,结果并不理想。

  来自湖南长沙的崔云(化名)已经毕业一年,她告诉记者,“过年回来已经去了好几个应聘单位了,但是依旧无果。去年一毕业就开始找工作,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

  她告诉记者,一起毕业的同学很多找的都是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只是图个稳定。不只是崔云,很多求职人员都表示,找一份工作“很容易”,但要找到满意的却很难。

  相比节后缺工现象严重,苦于无人可用的情况以及类似崔云等人的找工作难的情形在各地也很普遍。据了解,就业难与招工难结构性矛盾困扰着湖南、广西、山东等多个地区,且有从沿海向内地蔓延的趋势。

  针对这种招工、就业“双难”现象,有专家直言不讳,企业用人观和求职者的择业观相背离是造成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的主要原因。随着各地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技术、文化素质等要求相应提高。一些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职业技术培训难以有效开展,导致企业需求和劳动者之间难以匹配。此外,沿海与内地企业抢工源,实体企业与服务业抢工源,当地留用和外出就业抢工源的“三抢”局面,也使得武汉地区大量人才流失。

  与此同时,求职者的择业观给他们求职带来困难。“既要有好的薪酬福利待遇,又想要好的工作环境,还不喜欢过高的劳动强度。”业界人士表示,现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多数不愿意从事简单的服务或操作类职业。大学毕业生则面临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等与企业及社会就业需求不对口的结构性过剩问题。

  用人观择业观都需改变

  “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招工难,一方面就业难,特别是针对一些制造工厂的劳务工,出现了一个比较矛盾的用工现象。”全球第二大人力资源公司任仕达中国区市场总监孙海宁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短工化”是企业主观造成的,一些企业节前积存了大量订单,在短时期内吸纳大量临工赶进度,订单完成就让人走,而现在的“短工化”由务工者主导,在“用工荒”的环境下他们的选择反而更多,如果企业仍是急功近利、管理粗放且不尊重劳动者权益,即使产业能级再高,给出的薪酬再好,还是会存在用工荒的问题。

  据上海人力资源客户经理透露,一家保险公司每年都需要招150名电话销售,尽管开出的工资比同行业高出两成,但每年年底能留下的员工不到20%,离职的主要原因与工作强度、发展前景、公司文化、员工关怀、薪酬福利等诸多因素相关。

  一份《任仕达2012/2013工作世界报告》针对中国区的调查指出,2012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依然强劲,75%的公司将增加人力资本投资,66%的员工期望加薪幅度超过10%,26%的员工希望工资涨幅能达到5%至10%,7%的员工希望工资上涨比例为4%。其中,针对金融产业的薪酬调研指出,针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公司为了保留最好的人才极有可能重新审查薪资状况。表现最佳的员工预计将会获得平均10%的薪资增长。对于一些如关系管理等的高需求职位,薪资增长将会超过平均值。大多数公司预计,会通过提供升职和参与新项目的职业发展机会的方式来留住掌握公司业务关键技能的员工。

  有专家认为,“解决‘两难’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而应从多方面入手。用人单位应适当降低门槛、改变用人结构,同时尽量改善用工环境、提高劳动报酬以留住人才。求职者则应端正就业观念、提高劳动技能,寻求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而不是挑选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岗位。”

(责任编辑:乔雪峰、聂丛笑)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