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粤企招工难 到底难在哪
人才市场应聘者众但与岗位匹配度低,生活成本飙升又抵消工资增量
顶着百余万用工缺口“魔咒”的珠三角,昨日迎来了节后首份捷报:东莞、深圳等地人才市场组织的大型招聘会均人头涌涌。
昨日下午,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智通人才在莞城总部、长安、塘厦三地市场召开的首场招聘会,有超过800家企业现场接收简历,提供的过万职位吸引了近万名求职者入场求职。
昨日,赶往深圳罗湖人才市场招人的企业也达到了311家。一家中型家具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在现场告诉记者,当日的人流量明显比前天多了好多,尽管管理方临时加多了很多展位,但到元宵节后几天的展位预订都已经爆满。
昨天也是广州市“春风行动2013”促进异地务工人员就业首场专场招聘活动的开幕式,中午时分,求职者同样络绎不绝。记者随后走访了南方人才市场,发现专场招聘会结束后在人才大厅求职的人仍非常多。
三地人才市场供需两旺的态势与“缺人”的传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广东的企业用工缺口到底大不大?缺的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缺人?
用工缺口被返乡流放大
东莞年后已累计回流140.49万人次,同比增0.73%,而农民工返岗多数集中在正月十五甚至更晚
由于缺人而引发的忧虑再度激荡着转型中的珠三角。
作为全球制造业重镇,这里每年到了春节前后,就会惯例式地笼罩上用工紧缺的焦虑情绪。“一些大企业年前便要未雨绸缪,派专员到省内外的一些中专、职校联系实习生来顶岗补缺。”东莞一家劳工服务公司经理告诉记者,随着新生代逐渐成为制造业工人的主流,他联系的东莞多家企业都透露工人春节返乡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企业的用工缺口。
用工缺口数字来自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定点企业的监测结果。实际上,在记者采访到的多数业内人士看来,这里面大部分属于短期缺口。因为去年末企业用工需求同比只增长了15.2%,而在经济缓步上升的态势下,用工需求不可能暴增。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从东莞春运办了解到,年后第10天(即2月19日)回流18.99万人次,同比减2.35%;年后累计回流140.49万人次,同比增0.73%。东莞市人社局一位负责人表示,从2008年以来,东莞的制造企业开工一般都会相对较晚,农民工返岗多数集中在正月十五甚至更晚。因此,他个人对工人的返岗率是比较乐观的。
来自省人社厅的统计也显示,今年返乡的外省务工人员总量和返粤率预计均与往年基本持平。为此,多位资深HR都认为,珠三角缺人肯定不会缺得像现在大家所想的那么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用工企业可以高枕无忧。
企业招工越来越难是现实
广东实缺技工和专业管理人员且趋势会更加明显,还缺一套能够把人一直留住的分配制度
昨天到罗湖人才市场设展的某家具企业招聘负责人刘小姐已在HR岗位上打拼了近6年,直言今年开年后的用工形势确实比去年严峻。她说,从往年的经验来看,企业最后大部分都可完成超八成的招聘计划,但“企业招工越来越难,是不容置疑的现实”。
昨天来应聘的人很多,但因为与岗位需求匹配度太低,所以刘小姐忙活了一天仍没有招到想要的人。“我们今年开了分公司,需要一批有丰富经验的业务员或技术员。”种种迹象表明,元宵节过后回流的人会更多,但何时能按计划完成招聘任务,刘小姐完全没底。
刘小姐的遭遇实际反映了当前珠三角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共同困境。事实上,此前国内多家知名的研究机构均指出过,广东缺的实为技工和专业管理人员。
智通人才集团公共关系部副总监蔡小梅告诉记者,从现场企业提供的职位来看,数量同比去年有所增多,涉及面较广,但依旧以专业技术人才、基层管理人员以及研发类人才较为热招。
专家向南方日报记者预测,随着广东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加快,上述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企业招工难或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针对员工流失严重的问题,这些年,一些珠三角企业已经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开始采取提高薪酬待遇的办法来改变现状。然而,一位在美的公司工作的员工则向记者表示,珠三角的生活成本也在逐年飙涨,这实际就抵消了这些年的增量。
他透露,因为加薪要求一直得不到满足,今年开年,好几个HR同行都透露有跳槽的计划,去年同期则鲜有人提到。这从一方面印证了今年广东经济势头确实已企稳回升,但也反映出福利诉求导致的员工流失仍将继续成为企业用工紧缺的主因。
多位HR均向记者表示,当前许多制造业企业缺的不是人,而是一套能够把人一直留住的分配制度。(记者 冯善书 邓圣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