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无论有钱没钱都要建豪华的大剧院。这样的情况不是出现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而是我国普通的二三线城市。近日,安徽蚌埠、山东烟台等地纷纷计划斥巨资建设大剧院,投资金额都在5亿元以上。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中小城市把大剧院也列入城市建设的规划中。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已建成的大剧院都在闲置。有些使用率还不超过一半,却得付出每年几百万的维修管理费。
蚌埠原本已有一座蚌埠大剧院,得知要新建一个6亿元的歌剧院,安徽蚌埠市民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市民:大剧院去的很少,就看过一两场,毕竟我们这里演出太少了,真正建了以后,会不会能来又是个问题。
现有蚌埠大剧院,作为当地地标性的建筑之一,一直也是蚌埠人的骄傲,大剧院由澳大利亚公司设计,2004年投入使用。
市民王先生担心再建一个,蚌埠的演出市场能否可以消化。
王先生:就比较担心,建了以后怎么能够把文化市场培育好,常年能有演出那才行。否则也是一种浪费。
记者调查后发现,全国今年计划筹建顶级大剧院的远不止蚌埠一家,新疆昌吉大剧院计划投资7亿元,占地103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计划今年3月上旬开工。哈尔滨大剧院计划投资10亿元,占地7.9万平方米,计划明年可以使用。
而在山东济宁,记者调查后发现,济宁原本也有三家剧院,但现在都是举步维艰。其中一家已经租赁出去。另外两家虽然还在经营,但也相当惨淡。济宁声远舞台工作人员刘健告诉记者,现在剧场的主要收入来自场地租赁费,自己举办的活动很少,即使这样,一年中仍然有大约一半的时间闲置。
工作人员:现在影院利用率并不是多高,我们自己的很少,基本多数都是在那里等活动,使用率能够占一半时间。
来自云南省文化厅的调查显示,目前云南省座位数在800人以上的大剧院已接近20余家,新建大剧院中,会议功能突出,占了大剧院使用率的63%以上,有的甚至占75%以上,大大超过演出。
一方面是使用率低,另一方面确是开工便没有回头箭的高昂维修费。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昆明剧院每年需投入维护管理费500万,云南省滇剧院需300万,玉溪聂耳大剧院需200万。也就是说越是顶级剧院维修费用越高。
有剧院、没演出,还要白搭上高昂的维修费实在是浪费。然而,和一线城市相比,手头并不宽裕的二三线城市为什么也如此偏爱立项“大剧院”?在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看来,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向勇:一方面是地方确实经济发展了,有这个需求。从投资道路投资体育馆到现在投资剧场。另一方面还是跟它的城市发展,趁势的功能拓展,甚至跟周边的地产开发还是有很大的关联,就是通过集中性的建公共文化区来把这块地把它的价格提升,这也是地方很多建大剧院的一个很现实的冲动吧。
造价不菲的大剧院是不是压根儿就不该建呢?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宁根福走访过全国多个大剧院,他认为,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文化需求看,大剧院并不算多,一个城市有一两个也很正常。关键不在建不建大剧院,而是管理水平如何。
而要实现大剧院的有序发展、良性运营,与作为管理者的政府选择什么样的运营单位有密切关系。
向勇:现在有些场馆实现了所谓的管办分离,政府成立一个物业的事业单位来管理,同时招标一个运营单位,但招标的这个运营单位由于不是连锁性的或者有节目资源,就很难把这个地方盘活,所以说就为了增加收入做了当时在建地方剧场它的初衷不相干的一些活动更多的导入,这个时候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就能找到运营的主体,应该是在演艺界里面比较成熟的,有连锁经营能力的单位。
对于已经建成但亏损严重的大剧院,向勇表示,可以考虑改建为小剧院,更容易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向勇:所以我个人觉得三线城市应该去做更多的做些重新的改正,规模也不一定那么大,把一些旧的空间,甚至一些传统的剧院进行改造,这样投入比较少,最主要是能够摸清当地老百姓的需求,因为我们知道大剧院演出可能跟广场演出跟一些基础的娱乐消费肯定有区别,它相对来说比较高端和小数目。
在群众百姓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如何让各地大剧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发展重任,值得我们思考。
向勇:现在无论是中央政府提出文化强国,还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们在物资需要满足的情况下开始需要文化需求,像大剧院、博物馆等等的建设,总体上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具体建设的时候,我们也考虑到自己所在政府的财政能力,更重要就是在建设完这个剧场以后,要充分考虑到它的运营使用,真正把大的剧场能够发挥好、利用好,成为当地老百姓欣赏的文化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