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 上世纪 80年代初民航人才紧 缺,大部分民航职工不能完全适应 现代化民航事业的要求。飞行员训 练用的是运 5,维修设备大多是 20 世纪 50年代的,飞行员、机务员 不懂英语。就在这一时期,波音公 司协助天津民航学院开设了飞机维 修课程,全部是英文教材,用英语 讲课,学员毕业后如能够通过美国FAA的考试,即可获得国际上认可 的飞机维修执照。 胡逸洲对当时民航飞行学院的 院长、书记说,一定要让飞行学员认 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不会英语通话的 不能放单飞。为了加强飞行训练工作, 胡逸洲还促使当时的南航领导接受 了波音援助的两架模拟机,建立了现 代化的珠海飞行模拟训练中心。 胡逸洲谈到这些非常感慨,这 一切在改革开放之前是绝无可能 的,一顶“洋奴哲学”的帽子就会 扼杀汲取西方现代科技知识的任何 可能,是改革开放让中国向世界敞 开了大门,让中国民航有机会学习 和借鉴人类先进科技文化的成果。
支持中国最惠国地位 从 80年代开始,中美两国的交 流 日 渐 增 多。1990年,FAA和 波 音公司邀请胡逸洲去美国访问,胡 逸洲成为了 1989年后第一位受邀出 访美国的中国民航界要员。 在美国访问期间,胡逸洲还完 成了一项重大任务,即劝说波音公 司对国会施加影响,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 事实是,当美国国会就是否 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问题展开唇 枪舌剑的争论的时候,波音公司的 态度明显地偏向中国一方。波音 公司高级副总裁克拉克森(Larry Clarkson)曾在美国国会外交评议 会上公开表明波音支持中国最惠国 地位的立场,并且曾经和克林顿政 府的多位要员举行多次会谈,说服 他们接受波音的立场。 当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延续中 国的最惠国待遇时,波音公司表示 : 克林顿总统的决定是明智之举。 四十年的发展证明,中美两国 是相互需要的利益共同体,波音需 要中国这个有潜力的市场,中国的 发展也需要波音公司以及西方发达 国家现代科技和管理经验。显然, 由于波音和中国民航的关系符合双 方的利益,所以这种关系具有旺盛 的生命力。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镌刻在蓝天 上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