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禁要问,面对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实体经济长时间在低迷状态徘徊,中小企业出现严重的停产、半停产,甚至关闭歇业,难道地方政府真的一点也没有考虑过采取积极的政策与措施,支持和帮助实体经济发展吗?除了“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真的就没有其他办法和行动了吗?
事实上,在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应当也必须认识到,再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依赖钢筋混凝土式发展,已经没有前途,且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风险,而应当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和帮助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摆脱困境。
遗憾的是,由于地方政府已经过惯了“土地财政”的好日子,没有耐心再通过发展实体经济慢慢积累财源,以至于在经济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也要通过“土地财政”大搞投资与建设。显然,中央的决策完全没有落实到地方政府的行动之中,没有在地方政府的各项工作中产生积极反应。
如此,我们就不得不大声追问,“土地财政”还有没有治?地方政府除了大搞“土地财政”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发展经济的路子和方法?如果有一天,“土地财政”也运行不下去了,地方怎么过?
所以,面对地方政府如此不遗余力地依赖于“土地财政”,相关职能部门应当也必须出台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倒逼地方政府抛弃“土地财政”,远离“土地财政”,将精力放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上。因为,此轮“钱荒”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没有实体经济做支撑,无论是债务还是资产,都将是泡沫泛滥,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风险。
“土地财政”到了必须彻底整治的时刻了,且没有时间等待整体改革方案的出台,而必须先行一步,先下手为强。(谭浩俊)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