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究竟谁是第一责任人--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垃圾分类,究竟谁是第一责任人

2013年07月20日07: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给出的答案是“‘十二五’期间已经从口号变成了实际行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晓西的答案是:“垃圾堆成山的问题不充分暴露就很难推动。”而环保公益人黄小山则认为:“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在今天举行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资源再生与利用分论坛的现场,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再利用的主题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讨论的焦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处理观念如何能从末端的填埋、焚烧变成前端的分类丢弃、分类回收,这被比作“从尾巴到脑袋的转换”。

  张益介绍说,我国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大约1.6亿吨,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每年大约有60%的垃圾能做到无害化处理。

  台湾首任环保部门负责人、台湾永续能源基金会董事长简又新认为,这和1980年时台湾GDP和垃圾产生量同时快速增长的情况非常相似。从那时起,台湾环保部门最重要的工作是让垃圾减量。

  7年努力让台湾有了第一座垃圾焚烧厂,2005年才正式出台了相关制度,台湾让垃圾减量的工作经历了长时间的摸索。“靠教育,让全民有减少垃圾、分类处理垃圾的意识。”简又新说。

  李晓西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台湾的教育方法首先是让所有的垃圾问题都充分暴露在公众面前,“让大家充分争论,而不是平平静静地说几句。”他同时在韩国考察发现,韩国的垃圾减量也经历了这样的问题暴露和争论过程。

  台湾现在人均GDP逐年增长,而人均每日垃圾清运量却逐年下降。现实中,台北的所有居民垃圾都必须分类放进指定的垃圾袋丢弃,这种指定的垃圾袋需要居民自己花钱购买,如果为了节约,可以收集一些废弃物,分类交到指定的地方换取垃圾袋的奖励。“这就迫使你分类,并减少垃圾。”李晓西说。

  简又新补充说,台湾垃圾分类的标准为可回收利用类、厨余类和一般垃圾类,可回收利用类会成为第二次使用的原料,厨余可以喂食动物或堆肥,一般垃圾焚化或填埋。如果不按照这样的分类丢弃,将面临1200元至6000元新台币的罚款。

  他同时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台湾每年减量20亿个塑料袋和20亿个塑料餐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