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C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3.1%,涨幅超出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物价将继续呈现温和上涨态势,新一轮物价上升周期已经确立,但年内通胀依然会控制在目标水平以内。若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加快,受输入型通胀影响,明年的通胀压力或将进一步增大。
9月C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为2.3个百分点,比8月增加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的影响较大,鲜蛋、鲜菜、鲜果和猪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9%、6.7%、5.4%和2.2%,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44个百分点,短期原因为中秋、国庆双节叠加带来的需求释放和部分地区发生旱涝灾害带来的供给冲击,长期原因则是CPI进入上行周期。从环比数据看,6月以来CPI持续上涨,与猪价自5月以来开始温和上行相印证。研究显示,CPI同比数据波动的周期是三年半,去年10月结束为期1年半的下跌,11月开启为期两年的上涨周期。
受益于经济阶段性企稳复苏,PPI从今年7月开始环比逐月改善,预计年内仍有望继续环比改善,同比降幅进一步收窄。尽管四季度GDP同比增速预计较三季度有所回落,但去年四季度GDP基数较高,“微刺激”政策持续,经济并不会由弱复苏转向衰退。考虑到环保整治对于落后产能的淘汰进程加快,供给收缩的故事还有望演绎。另外,全球PMI在今年三季度触底反弹,目前仍处于温和上升过程中,在此背景下,7月开始出现的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不会昙花一现。以化工品为例,据生意社监测,7月以来整体价格走势持续向上,近期虽然出现调整,但受成本支撑、下跌空间不大,而下游复苏态势未改,未来一段时间化工品价格走势依然看好。
总体而言,年内物价压力并不显著。展望四季度,考虑到翘尾因素和年末需求旺季来临,月度CPI同比涨幅依然可能维持在3%左右,不排除有的月份会超过3.1%,但全年CPI涨幅将在3%以内,3.5%的目标可顺利实现。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整体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不高,这将抑制全年CPI涨幅;另一方面,尽管猪价开始温和上涨,但并未出现暴涨苗头,10月以来还呈现旺季不旺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生猪总体产能较大,且生猪养殖方式以规模化猪场占主导地位,因而行业低迷期的产能调整并不剧烈,大企业逆势扩产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不过,明年一季度的物价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并带来一定的政策压力。一方面,翘尾因素导致CPI继续维持在高位;另一方面,经济复苏将进一步传导至物价,尤其是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值得关注。在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背景下,经济增速略有回升就会带来产出缺口,通胀对经济走势更为敏感,若物价压力在经济全面复苏之前到来,货币政策将陷入两难境地。为此,应维持当前中性偏紧的货币环境,推动投机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动更有质量的经济复苏。(记者 顾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