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二
目前,内地居民的储蓄率很高,中央政府的债务水平也较低,因此有足够空间去解决地方债的问题。
近几年,为了加快经济增速,一些地方政府想尽办法来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鼓励负债经营,举债投资建设。由于对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和有效监管,地方政府形成了多头、无序的融资局面,显性和隐性债务负担越来越严重,债务风险也越来越大。而国民经济三十余年的快速增长,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强劲增长势头并未减弱,从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能力来看,总体上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负担还没有超出其偿还能力。
显然,决策层现在对GDP增速的认识也已经有了主动改变,强调不再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努力实现质量效益提高而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增长。中组部更是明确规定“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方债务是经过多年累积而形成的,债务余额也必然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逐渐偿还。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将为债务偿还提供根本保障。而且,地方债风险说到底还是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一些反应,只要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地方债务风险完全可控并不可怕。(中国经济网 艾枫梧)
(来源:中国经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