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

派出所打捞队长8年打捞200多具尸体 担心后继无人

张文

2014年05月23日15:01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派出所打捞队长8年打捞200多具尸体 担心后继无人

  何万松在河中寻找溺水者

  践行群众路线

  改进工作作风

  浈江、武江穿韶关城而过,合为北江,“三江六岸”不仅是韶关市民日常休闲所在,也成为这座城市的别称。对于拥有42年警龄的何万松而言,“三江”的意义更为沉重——三条江50多公里长的水域就是他的“战场”。

  2006年的特大洪灾之后,何万松被调到和平派出所,专门负责处理水上警情。八年来,水上救人,水上捞尸,维护水上治安……

  时刻准备下水救人

  何万松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打捞尸体的情形,“一阵阵恶臭从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何万松与同事一起,忍着恶臭,靠近、再靠近,最后终于将尸体从水里捞上来。第一次做这种事的何万松和同事都忍不住扭头吐了起来。这是50岁时何万松调入和平派出所担任打捞队队长时发生的事情,他清楚地知道,这将成为他接下来工作的一部分。

  此后,不分春夏秋冬,无论白天夜晚,只要水上有警情出现,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从2006年至今的9年时间里,在他们辖区的50公里水面上,发生过一次次不为大众所知的捞尸事件,也上演过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救人故事。

  “夏天,太阳太毒,我们在水上走一圈就能被晒脱两层皮,一个月也不见好。冬天,风吹得手脚发麻,遇到有人落水,还是得跳到水里救人。”何万松回忆起几年前深水救人的一个场景,当时三名青年在一个水深八米的地方游泳,忽然其中一个不见了,等自己赶到现场,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没有专业设备,只能凭水性潜到三米多深的地方,拿着几米长的竹竿一点一点摸索着,时间长了就浮上来喘口气,再沉下去搜索”……

  这样的故事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何万松没有刻意去记,他只知道,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手机要开机,办公室随时放着泳裤、拖鞋,无论节假日还是夜半三更,只要接到水上警情,第一个赶到现场……八年下来,他曾参与打捞起200多具尸体。

  无数次与死神较量

  水上救援充满危险。一方面要面对来自恶劣天气的危险,“特别是在冬天,水温很低,如果救援时间过长,自身体温骤降,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另一方面的危险是来自落水者,他们在危急的情况下,无意识地乱抓乱抱,救人时如果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民警和落水者双双溺亡的悲剧。作为水上“拯救队长”,何万松自己都不知道救起过多少条生命,与死神进行过多少次较量了。

  让何万松自责和无法忘怀的是他的同事彭长洲的牺牲。2012年4月14日晚,韶关城区曲江桥上有人跳水轻生,和平派出所辅警彭长洲下水救人,在救人过程中他把身上的救生衣脱下,穿在落水者身上,自己却因体力不支献出了年仅25岁的生命。

  当时在家休息的何万松接到增援命令后迅速赶到现场参与施救,凭着丰富的水上救生经验,将极不配合的轻生者成功救上岸,但是,没能救起彭长洲。如今说起此事,何万松仍满眼泪花:“太可惜了,太年轻了,我来得太迟了……”

  最是担心后继无人

  性格开朗、酷爱运动的何万松像个年轻人,他喜欢游泳、骑车和户外运动,游泳一年四季不断,自由泳、蛙泳、仰泳、蝶泳样样精通,曾获得2005年韶关市第一届铁人三项赛冠军;每逢周末休息时间便会骑单车或者背包徒步出游,足迹遍及韶关和附近的崇山险水。

  1972年,17岁的何万松还在坪石中学读书,快放暑假的时候,学校来了几名军人,像是检查工作一样,到各班看了个遍,何万松当时并不知道,正是这几个军人的到来,使他的生活道路发生了根本转变。

  何万松至今记得很清楚,一个多月后的8月11日,他和7位同学接到了通知。直到这时他们才恍然大悟,这些军人到学校是来考察招警对象的,自己被韶关市公安局招为警察了。

  弹指一挥间,42年过去,17岁青春年少的“小何”变成了59岁行将退休的“老何”。何万松说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退休后无人接替他的工作,“现在我们所里有三个年轻人在跟着我下水,希望他们能接好我的班”。(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文 通讯员 邬义忠 应春明)

(责编:孙博洋、夏晓伦)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