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谁在求降准?
贺江兵
降准成了财经热词,有打赌的,有求降准的,有猜降准的,有反对降准的。那么,央行为何这么久不降准?央行意图是什么?降准有用吗?降准利弊如何?又是谁最希望降准?
对此,最有发言权的是数据。央行不降准改变了银行、企业对降准的依赖症;逼迫银行表外业务进表内;减少银行同业业务,减少资金空转;逼迫企业对银行间接融资的依赖,转向发债直接融资。这些数据在5月30日央行公布的数据可以得到印证。
降准对实体经济、股市、楼市都起不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对缓解银行流动性有直接作用。不降准也是执行“盘活存量”的要求,倒逼企图放款的银行收回旧贷款再放新贷款。不降准不代表央行不作为,而是大有作为。未来,即便降准,也是助推利率市场化、缓解银行流动性需要,而非那些求降准群体所期待的那些目的。
央行目的已达到
去年6月银行闹钱荒以来,央行坚守了将近一年不降准。其间,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建议”,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定向降准一次。
钱荒是银行资金把自己由存款变成理财产品,表内转表外,大玩同业业务造成期限错配,在半年报的时候爆发钱荒。央行如果当时降准,等于是纵容银行继续玩火。银行会想,只顾赚钱,出事了有央妈救。谁知央妈一反常态,就是不降准,于是,各家银行渐渐明白了,不能再玩火了,纷纷退出,部分银行按照央行设定的路径“回家”。
当然,央行也有利用钱荒倒逼银行接受利率市场化的意图,特别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这也是央行为何不取缔余额宝的原因之一。
推动企业发债、直接融资减少对银行贷款间接融资依赖是央行长期推动的工作。不降准,银行可供贷款资金减少,企业只能发债。
5月30日公布的《2014年4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以下简称《情况》)显示:2014年1-4月,债券市场累计发行债券3.31万亿元,同比增加15.3%。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含国债)累计发行债券3.26万亿元,同比增加18.8%。4月份,债券市场发行债券1.18万亿元,同比增加30.6%,环比增加3.3%。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1.16万亿元,同比增加37.1%,环比增加3.3%。
银行间利用同业业务套利不顾风险的行为大为收敛。《情况》显示,1-4月份,货币市场成交量共计66.2万亿元,同比减少1.4%。其中,同业拆借市场成交10.2万亿元,同比减少30.0%。
无论是央行货币政策报告还是银监会公布的各类报告,都无法查找到银行盘活旧贷情况,相信这个数据也是天量的。因为,央行不放水,银行想放新贷款必须收回旧贷款,也就是“盘活存量”。
5月30日,银监会公布了2013年年报,相关负责人表示,银监会坚决反对为了逃避存贷比监管做类信贷业务和监管套利业务。
这也意味着,银监会会打击银行把表内业务表外化,促使银行表外业务回到表内。在这一点上,银监会、央行态度高度一致。银行唯一能做的:乖乖回表内。
有利于调结构
央行一位办公厅主任曾对记者表示,“有保有压”是央行一贯的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思路。而影子银行则直接影响了央行的调控思路,不能通过银行获得贷款的项目和产业比如产能过剩、高污染、高耗能等,都能通过影子银行获取资金。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加大了规范、打击影子银行后,银行表外业务逐步转入表内,不规范的影子银行资金来源受到限制。宏观调控的效果逐步得到好转。
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调研,并召开了企业和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来自能源、化工、有色、轻纺、食品等这些企业表示融资难。
这就对了。这些多为产能过剩或高污染行业,其融资难表明宏观调控的目标基本达到了。与此同时,国内的电子商务知名企业—京东商城(JD)在美国成功上市,获得超过15倍超额认购。一些高科技企业和IT巨头比如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从没听说过融资难,不仅如此,这些企业反而经常大手笔收购其他企业。
传统的落后的企业,必须转型了。不能获得融资表示出资人对你的不看好,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尽管京东上市的时候还在发生巨大的亏损,但丝毫不影响其成功发行融资。
这些传统行业中的传统企业融资难,根本没有代表性。不转型升级一味地遇到问题就找银行贷款,虽勉强维持过日子,但丝毫没有前途。
银行收回落后产能企业的资金,将这些资金投向高科技,有活力的民企、中小企业,有利于调结构促转型。企业要想解决融资难,得让银行和其他融资方看到你的前景有多么光明,而不是看到你离末日有多近。
哪些人求降准
只能说这些人患上了降准依赖症。以为降准是万能的,或者对自己有帮助,其实,功效并没有那么大。这些人属于典型的面多了加点水、水多了加点面的“和面思维”。
一是股市中投资或者投机者和券商等。以为降准了就有资金入场了,股市缺的不是资金,是信心和合理的制度以及严格遵守执行。
二是与房地产相关者。过去的经验表明,一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大多会流入房地产,地王频出,房价飙升。目前,房价基本稳定甚至可能会出现下跌,希望降准拉高房价的不在少数。
又是哪些人怕房价大幅下跌呢?5月6日,笔者曾调侃性地发了一个帖子:“首先是银行,银行本身房贷、开发贷不少,以房产、土地抵押的贷款更是天量;二是地方政府,王石说地方政府不阻止房价下跌而闹事的房主是同情弱者,错,房价跌地价必跌,地方卖地收入减少,地方政府哪有那么慈悲?三是开发商;四是中央政府,房价跌经济下滑;五是贪官。”当然,拥有多套房子的人也不会希望房价大幅下跌。
三是银行。银行希望流动性紧张得以缓解。至于中小企业和大部分民众,即便真降准你该贷不到款照样贷不到,求不求没啥意思。
笔者曾多次撰文论述降准作用有限,主要是银行放贷规模接近75%法定红线,放贷空间不大。
何况,央行拥有很多调控工具,比如再贷款、再贴现、央票、正回购、逆回购、招标财政存款等,还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比如,常备借贷便利(SLF)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等。这些工具比调准备金率更灵活多变,更适合市场变化的节奏。
正如媒体报道的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言,“央行主要进行逆周期调整。如果我们发现周期变化,会进行逆周期调整,绝大多数是微调,这种微调始终都在做,不管你看没看见,我们都在做。”
降准,是傻子都能看到的;你没看到降准,不代表央行不作为。央行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是经常用的,不管你看到没看到,人家都在做。
一旦央行顶不住压力,在不必、没用的情况下降准,简直是个悲哀。这跟求你的人民币贬值通胀让你钱包里的钞票不值钱的道理是一样的,降准意味着什么?降准就是印钞,比印钞快一万倍,你以为只有印钞厂才能印钞,央行才没那么傻呢,印钞很贵的。
为一己之私施压央行降准,不仅卑鄙更是无知无耻。央行坚守了快一年已经很不容易了,哪怕现在真的降准了,也可以理解并获尊重。
央行顶住。央行不哭!
(作者为《华夏时报》总编助理、金融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