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先行区的自信源自六大优势
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后,泉州很快就提出要“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郑新聪表示,泉州之所以有这份底气和自信,主要凭借6大优势:
“一是有贸易基础,在唐代泉州就是我国四大贸易口岸之一,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郑新聪说,去年,泉州进出口总额达291亿美元,其中与海丝沿线国家占52%,超过150亿美元。中东和东盟同时也是泉州市外资主要来源地,来自海丝沿线国家累计利用外资额41.5亿美元。泉州赴海丝国家、地区投资或设立办事处27个。
“二是有产业基础,自古泉州与‘海丝’沿线国家有着频繁的产业互动,我们运出去的是丝绸、茶叶、陶瓷,运回来的是宝石、香料等。”郑新聪介绍说,目前,泉州制造业销售收入近1.1万亿元,其中纺织服装、鞋业、石化、机械装备四大产业就达5600亿元。这些都可为东盟、中东国家的经贸往来和产业转移提供巨大空间。
“三是人脉优势,泉州在外华侨750多万人,其中90%主要侨居东南亚等海丝沿途国家。”郑新聪表示,泉州自古就是中国与阿拉伯文明交汇地,依托繁荣的双向贸易,大批阿拉伯商人迁居泉州、定居泉州,在泉州繁衍生息。“目前泉州的阿拉伯后裔仍有5万人左右,他们重视发扬阿拉伯商人重商开拓的精神,诞生出多位商界巨贾和知名企业家,如中国鞋业领袖企业安踏公司总裁丁志忠、特步公司总裁丁水波、三六一度公司总裁丁伍号等。”
“四是文化认同。鼎盛时期的泉州,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过广泛而密切的往来。”郑新聪给记者讲了个故事,他说:“我们泉州斯兰集团的董事长丁宗寅先生就是一位阿拉伯后裔,早年,斯兰集团同中东某知名石化企业谈判确定供货价格时,一度陷入僵局。会间休息时,当中东代表得知丁宗寅先生是阿拉伯后裔的身份后,马上转变谈判态度,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
五是港口潜力。郑新聪说,“目前泉州区域内港口与23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国际运输航线, 2013年港口吞吐量达1亿多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20多万标箱。”
六是企业家队伍优势。“这条丝绸之路开放格局给泉州注入源远流长的商业活力,形成了一代又一代爱拼敢赢、海纳百川的企业家群体。”郑新聪说,目前泉州共有亿元企业1891家,上市公司89家,中国驰名商标124件。泉州在国内异地泉商还有150多万人,商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这支队伍将是增进和扩大与“海丝”国家和地区双向投资贸易往来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