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厚兰大使在中国驻缅甸使馆接受人民网专访 记者 王天乐 摄
【编者按】 2011年起,缅甸新政府全面推行社会转型和对外开放。3年多来,中缅关系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但也经历了一些插曲。作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重要国家,缅甸可以在未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面临怎样的机遇?未来中缅关系走向如何?
人民网“行走新丝路”记者在缅甸期间,就以上问题专访了中国驻缅甸大使杨厚兰。以下为专访全文。
人民网:缅甸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在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府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倡议和规划,请问您认为缅甸的战略重要性何在?有哪些优势?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杨厚兰:缅甸在“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有着先天优势和独特的重要性:
从地缘关系看,缅甸是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走廊,在区域合作中有着先天地理优势。作为地区枢纽,缅甸同各方互利合作空间可观。从市场潜能看,缅甸国土面积在东盟排第二,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一是货物贸易,海上丝绸之路将给沿线国家物流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缅甸可以利用其地区枢纽的优势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进行广泛的经贸合作,缅甸商品也将有更多机会走出国门;二是产业布局,包括缅甸在内的海上丝绸之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都将获得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良好机会,将自身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融入到地区共同繁荣之中;三是人力资源,缅甸将为上述合作人员流动提供重要平台和发展舞台。
从后发优势看,缅甸长期受西方制裁,经济社会发展与周边国家相比相对落后。但缅甸拥有丰富的发展资源,后发优势不可小视。新政府成立全力推动社会转型和对外开放,已取得积极效果。当缅甸接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之后,利用后发优势,一方面可以跳过部分壁垒和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合作伙伴以适应本地区传统历史文化和当前发展需求的全新模式开展合作。总的看,海上丝绸之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将推动形成跨地区、跨领域的合作体系,有利于促进互利共赢和本地区的长远发展,符合各国共同利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缅甸无疑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网:您如何评价目前的中缅关系?“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倡议具体落实后,将对中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
杨厚兰:中缅是传统的友好邻邦,有着22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血脉相融,传统友好源远流长,以“胞波”兄弟相称。维护好、发展好这种传统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期待。
缅甸国内转型以来,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中缅关系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中缅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签署了落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涉及政治、经济、人文、安全、国际和地区事务等各领域,成为指导未来关系发展的路线图。政治方面,两国保持高层交往,政党、议会、军队、社会友好交流深入发展;经济方面,中缅互补优势明显。中国作为缅甸主要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国,两国互利合作前景可观;人文方面,中缅两国文化相通,社会文化教育等友好交流成果丰硕,佛牙舍利几次赴缅供奉受到各方欢迎。缅甸成功举办第27届东南亚运动会和第7届东盟残运会成为两国文体合作的一大亮点。
我到任以来,广泛接触政府、议会、政党、军队、媒体及民间组织,感受到大家对发展中缅关系的重视和期待。尽管目前双方个别经贸合作项目存在问题,中缅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是坚实的,我相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友好协商予以妥善解决。
中国有句名言,“亲望亲好,邻望邻好”。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的缅甸,希望看到一个友好的缅甸。展望未来,中缅关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国政府把周边外交作为外交优先方向,努力使中国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促进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二是缅甸国内转型及民族和解取得积极进展,将为两国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前景。三是人文领域交流日趋紧密,为传承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奠定良好的民意基础。
建设“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对于中缅两国是互惠互利的,抓住发展机遇,一起把蛋糕做大做强,有助于我们增进政治互信,扩大经贸合作,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的福利。尽管目前双方个别经贸合作项目存在问题,但我相信,只要双方保持强烈的合作意愿,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缅关系的前景一定更加美好。
人民网:距中国政府提出这些倡议已近一年,请问中国驻缅甸使馆在向缅方宣介我政策主张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缅方有哪些反馈,对我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杨厚兰:“孟中印缅经济走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合作机制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缅甸作为中国重要邻国,在上述合作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针对缅甸国家和民族的特点和思维方式,我在多个场合向缅方宣介了中国对上述合作机制的倡议和主张,上至总统、议长、政府高官,下至高校师生、社会团体、学者智库,根据他们不同的视角和利益出发点,阐释各项目机制为合作各方带来的利益,特别是对提高沿线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推动力。
缅甸去年以来放松媒体管制,私营日报、周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西方媒体也大量涌入。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我多次接受缅甸国内外媒体采访,积极宣介中国对有关合作机制的政策主张。总的看,宣传介绍效果良好,缅方各界反应积极。缅甸总统吴登盛表示,缅方将积极参与打造“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希望有关国家加强协调,尽快落实,打通地区通道,提升缅甸水路交通条件,从而扩大经贸往来。缅甸政府主管部门充分肯定有关合作机制对沿线国家特别是缅甸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希望加强沿线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投入,通过合作机制有效提高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我在一些智库和学术机构演讲、交流时也介绍了有关合作机制,学者们同样给予积极反馈,认为有关合作将给地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人民网:您觉得中缅未来经贸合作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
杨厚兰:目前,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合作领域很多,涵盖科技产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通讯、卫生、交通、农业、物流、文化等。不仅有中缅油气管道这样的互利共赢工程,也有农场、基础工业这样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项目。两国经贸合作发展,一方面推动缅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当地民众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配合中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逐渐转变对外合作的传统模式,实现产业、技术输出,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下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积累宝贵经验。双方互补性很大,地缘优势明显,互利合作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缅甸在政治经济转型后,中缅经贸关系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随着缅甸社会多元化发展,各种声音混杂,有的媒体甚至通过编造消息拨弄是非,混淆视听,吸引公众眼球。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时间不长,如何应对复杂局面经验不足,只做不说,或多做少说,让民众感到透明度不够,对项目带来的好处了解不多,往往受惠而不知情。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来缅投资企业一方面要更加积极地了解缅甸社会文化、法律政策变化,继续依照两国法律和国际标准做好相关工作,履行好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共宣传,与当地民众、媒体、社会组织多沟通交流,提高项目透明度,主动、及时、准确发布相关信息。我相信,随着缅甸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资环境会越来越成熟,中国投资企业也会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合作前景将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造福中缅两国人民。
人民网:“加强民心相通”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工作之一。请问驻缅使馆在推动中缅民心相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计划?
杨厚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我们使馆高度重视这方面工作,并采取一系列举措,取得积极效果。首先,我们积极建议并推动两国民间友好交往,提升相互了解和信任。通过加强政党、社会团体、青年学生交流培训等方式,传承“胞波”情谊。其次,推动双方通过提升文化交流层次,接近两国人民的感情。比如佛牙舍利来缅供奉,中国残艺团、杂技团来缅访问演出,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云南省组织医生连续三年为缅民众免费治疗白内障的“光明行”活动,译制电视剧《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和《婚姻保卫战》在缅播放,合拍电视剧《舞乐传奇》,支持缅举办东南亚运动会,在缅举办“感知中国”系列活动等。第三,通过与媒体的广泛接触,宣传我相关合作理念,增进相互理解。广泛走访接触媒体,接受媒体采访并举办媒体见面会,改善舆论环境。第四,我馆搭建一系列平台,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减少误解。网民可以通过使馆官网、微博、脸谱,第一时间了解有关信息并与使馆进行互动交流。夯实民意是互利合作的社会基础,我们将结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合作项目,继续加强与新闻媒体和各界沟通交流,丰富民间交往领域和内涵,增信释疑,促进两国人民各领域友好互利合作。(人民网记者 杨牧 杨硕 发自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