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新春走基层:祁门字豆糖,“字”里行间的年味儿(图)

2015年02月19日10:36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祁门字豆糖:“字”里行间的年味儿(图)

前期工序已经完成,正在一字排开准备切糖。

前期工序已经完成,正在一字排开准备切糖。

  人民网祁门2月19日电(汪瑞华)年前下起了小雨,在皖南山区的祁门,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这里的浓厚年味,节前几天,人们开始忙碌于置办年货,鸡鸭鱼肉、茶酒油酱都要采买充足。而就是这样一座小小的山区县城,传统工艺食品却枚不胜举,其中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与新安乡古戏一脉相承的字豆糖。

  在过去,祁门就有自家做糖的传统,芝麻糖、花生糖、冻米糖等等,提及年味,不得不说的就是字豆糖,作为祁门的代表年“味”,并不是因为当地缺乏其他特色产品。恰恰相反,在祁门过年,用得上的美食与糕点太多,中和汤、臭鲑鱼、蒸年糕、徽墨酥、炒冻米……都是过年餐桌上的“常客”,随便拿来一个,绝对可以独当一面。

  但细细品来,字豆糖这个可食可赏的小零食,却似乎更有“年范儿”,外形四四方方,样子就充满了喜庆,让人爱不释手。它是由麦芽糖、黄豆和芝麻制成,甜中略微带着豆味儿,是很好的零食,不仅是过年装盘待客的必备,也是孩子们的最爱。

  采访中人民网安徽频道了解到,嵌字豆糖的制作,在祁门有着百年的历史,仅流传于祁门几个偏远乡镇,其中,尤以新安乡一带制作的最负盛名,堪称徽州一绝。

  字豆糖之所以闻名,得益于那小块四方四正豆糖间的芝麻造字,它的工序并非一蹴而就,磨、熬、擀、切等等,在小小豆糖形成的刹那,似乎领悟到的是一种“和”的力量,当黄豆、芝麻遇上了麦芽糖,三者之间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共通,才使得这简单的甜点与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撞了个满怀。

  经过制糖艺人巧妙制作,在切开的每块糖片中,都蕴藏着一个吉祥如意的汉字。这种糖将富有寓意的“福、囍、旺、寿”等不同的字镶嵌在糖里,单从制作外形来看,比铜钱略大,比硬币略小,过年时,不论是馈赠亲友还是款待客人,都是当地百姓的首选。

  “制作豆糖是个费事活儿,一到过年前后这种糖就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味道独特不说,最关键的是镶嵌在每块糖里的不同汉字,它象征着来年有个好兆头。”长期从事字豆糖加工制作的师傅郑东来如是说。

  而今,又到了家家户户置办年货的时候,可以说,一块小小的字豆糖,吃出的远远不止是美食糕点带来的味蕾满足感,更多是全家团圆的传统和对新年的美好期望,这种味道是与故土、乡亲、家风等情怀融在一起的家的味道,是那种字里行间的年味儿。

下一页
(责编:彭亮、聂丛笑)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