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经济·科技
人民网>>经济·科技>>正文

济南最大烂尾楼搁置6年收尾 购房者优先受偿(图)【2】

2015年03月25日07:5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济南最大烂尾楼搁置6年收尾 购房者优先受偿(图)

  司法创新

  从困局死结难解

  到处置峰回路转

  司法途径,能不能走得通?不仅购房群众心里犯嘀咕,现实的困境也摆在明处。

  经估算,彩石山庄所涉及的19宗土地使用权,即便全部得到处置,价款也不足以清偿建筑工程款、抵押债权、购房户债权及失地农民安置补偿费。

  “可供执行的资产被层层抵押,抵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购房群众能否优先于抵押权人进行受偿,没有明确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济南中院副院长刘延杰解释,这意味着司法解决的最终结果,可能是银行首先拿走钱,消费者的利益无法保障。

  不突破法律的困境,彩石山庄的“死结”就解不开。我国消费者保护的专门法律,几乎没有考虑金融和房地产消费者的特殊情况。但是,令政府官员看到希望的是,法院表示只要债权债务当事各方能一致达成和解,就可以使之形成法律效力。

  “承包人是经济上的强者,购房者是经济上的弱者;承包人获取的是经营利益,购房者的利益是生存利益,在利益衡量上,生存利益永远比经营利益具有更高的价值位阶。”省政府法律顾问提供的一份参考报告,让曙光进一步显现。

  理念变成可操作的办法,需要司法的支持。济南中院反复调研论证,形成了20多份约15万字的报告材料,细究在立案、审判、执行等环节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针对济南中院提出的购房者优先受偿意见,山东省高院研究后认为,“返还购房款请求权”应视为“一种受特殊保护的债权”,“对返还购房款请求权的特殊保护,体现了保护弱者和保护人权的双重社会价值和法律价值”。在省市法院系统的努力下,尤其是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直接与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这一意见最终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和书面批复——房屋买受人的权利,优先于建筑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与抵押权人的抵押权。

  彩石山庄沉寂已久的“死水”,开始泛起涟漪。与此同时,行政与司法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尝试中渐渐厘清。

  起初,法院有顾虑。三联集团早已是数百件官司缠身,法院“压力山大”。万一购房者也选择诉讼手段,到时政府撒手不管,法院哪能吃得消?一路走来,政府的全力配合与无缝衔接,让法院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越是像彩石项目这样复杂和社会影响大的事件,越需要党委政府强有力的协调才能推动。”作为解决彩石山庄问题的参与者,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娥认为:“协调不是包办,是政府积极协调,部门各司其职,在此基础上,法院系统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并不就是干预司法。”

  消除心结

  从敞开大门取信

  到守住法律底线

  历经多年奔走呼号,购房者的心里,只剩下绝望。政府、法院试图与其重建信任的过程,异常艰辛而曲折。首次“出师”,便遭不利。

  见面会上,只准备了50名购房者代表的座位,没想到300余人闻讯而来。许多购房者误以为政府要把“皮球”踢给法院,于是现场振臂高呼:“坚决不去法院!”会后长达一周的时间里,法院没有接到一起诉讼。

  购房者有两个担心:一是预交的诉讼费要2400多万元,户均近万元;二是判决一旦于己不利,再去哪里讨公道?

  “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大家的担心我们都能理解,而我们的想法可能很多人还不了解。”省市领导小组有关同志多次与购房者面对面,没少听过冷言冷语,也曾深深被感动。“群众是很善良的,不是不会妥协,而是要给他们尊重,确保公平公正。”

  解心结,要让群众得实惠。购房者已经承担很大的损失,不能再添更多的负担。济南中院再三斟酌,决定引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适用人民调解和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司法确认程序。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程序不收取诉讼费用,而且没有二审和再审程序,可以切实减少购房群众的维权成本。

  政府有诚意,还要让群众看得见。2014年7月29日,山东省政府来访接待室里。省政府相关部门和济南中院的负责人与部分购房者座谈。令很多人意外的是,现场在座的还有律师和记者。

  “以前是我们想方设法请律师、找媒体,没想到政府这次主动公开、透明。”几个小时下来,气氛平和、融洽。有购房者当场表示,愿意参加诉讼,“干部能说‘人话’,咱们就能办‘人事’”。

  与此同时,山东省内各媒体集中发声,刊播关于法院启动司法程序、购房者可依法维权的报道。针对购房者疑问较多的问题,济南中院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制作告知书、法官解答等方式,将各种信息及时向购房者全部披露。

  “媒体的作用功不可没。群体性事件处理中,政府要善用媒体的力量。官员要学会和媒体打交道,那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老怕节外生枝的老观念,应该改改了。”参与彩石项目处置工作的同志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

  各方的努力,终于拨开层层云雾。购房者曾经绝望、封闭的心扉,渐渐敞开。

  2014年9月30日,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工作开始。两个多月时间,1724名购房者与三联集团达成人民调解协议并经司法确认。

  彩石山庄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能否尽快变现,制约着事件的整体进程。如果等案件调解或裁判等执行依据作出后再拍卖,可能会影响司法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彩石山庄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三联集团资金链断裂,债务纠纷复杂,总体上陷入资不抵债状态。按照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对三联集团实施整体破产重整或清算,有限的土地资产将优先支付有抵押权的债权机构,这样就不能顾及购房群众诉求。为此,省市领导小组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研究确定了处置方案,通过附加条件司法拍卖程序,采取“政府收储+退款”和“二次出让+退款和续建房”方式,先行解决彩石山庄问题。

  “再困难我们也要克服,必须勇于担当,落实省市领导小组确定的思路。”济南市委副书记雷杰说,市里各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市财政先期筹措资金,由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依法参与竞拍,取得该项目土地使用权。在购房群众与三联集团达成调解协议后,通过执行程序向大部分要求赔款的群众退还相应购房款。随后,济南市将依法依规调整规划,实施二次出让,收益用于弥补损失、解决其余要求继续建房的费用和失地农民赔偿问题。

  济南中院将调解裁判与执行拍卖工作紧锣密鼓地同步进行。彩石山庄项目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累计成交金额16.296亿元,并开创附条件拍卖的先河。

  高效快速,前提是不越法律“雷池”一步,严格守住法律底线。

  白领公寓和水晶花园项目,“五证”不全,并不符合预售条件。按照法律规定,当时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无效,买卖双方均有过错。作为开发商,三联集团的过错较大,除返还房款本金外,还要赔偿购房群众60%的利息损失,先期签约的奖励20%,剩余的利息损失,则由购房者自行承担。

  并非尾声

  到今年1月,水晶花园、白领公寓两个项目的1724户处置工作全部结束,购房群众都已拿到执行款。尚华居、绿松苑项目的400多户购房群众调解工作也开始启动。截至3月20日,已有2/3的购房群众办理了调解手续。

  领执行款的时候,杨帆特意请了半天假。捧着一沓沓现金,他风趣地说:“有点儿沉。”

  还有一位购房者,因长期精神压抑,患上了抑郁症。在法院办完所有的手续,她对法官说:“我今天可以安生地睡了。”

  山东省政府法律顾问张巧良的手机里,至今仍保存着他与一位购房户代表互动的100多条微信。其中一条是:“这个结果我们接受。一个拖了6年的民生问题用司法手段解决,考验政府的智慧。”

  到记者发稿时,彩石山庄的司法处置虽未完全画上句号,但阶段性进展成效明显。“下一步任务还很艰巨,在维护购房者这个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我们同样要依法保护债权银行、失地农民、企业内部职工等当事各方的合法权益。”省市领导小组负责同志表示。这个旷日持久的事件,将继续在法治的轨道上平稳前行,而由此生发出的反思,却才刚刚开始。记者 徐锦庚 刘成友 卞民德

上一页
(责编:杨迪、杨曦)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