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上市银行的半年报悉数登场之后,人们一方面对银行业绩伴随经济周期的下滑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又被各银行令人“眼花缭乱”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所吸引。在增长亮点缺乏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被许多银行视为转型契机和“救命稻草”。
例如,作为大银行的代表,工行推出“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信平台和“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三大平台”;作为股份制银行的佼佼者,平安银行构建了橙e网、口袋银行、平安橙子等面向公司、零售、同业等客户群体的互联网门户。更激进的,还有浦发银行于7月7日正式推出的SPDB+浦银在线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展开P2P业务。
形势比人强,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各国银行眼下都更加重视其中的机遇和挑战。例如,到今年4月,据统计华尔街六大银行五年里裁员8万,而各银行裁员最多的为固定利率、汇率和期货部门,有研究者分析发现银行的技术和风险管理、合规部门反而在增加雇员。这就充分体现了大银行对于新技术、新风险的高度重视和“未雨绸缪”。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我国银行业逐渐获得了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因为就现有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而论,实际上是在致力于推动同业业务监管的一致性。这就意味着监管将更多从产品功能和业务本身出发,对P2P网贷等新兴业态,会由过去过于宽松转为趋严,而对银行的监管则会相对有所放松。理论上,这对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构成利好。
综合来看,各家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重点,可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渠道替代,即通过发展电子银行、移动银行、直销银行等,优化与变革原有业务流程与组织架构;二是依托新产品或业务,着力推动零售业务拓展与强化个人客户获取能力;三是积极介入电商,通过大力拓展业务场景来增加客户黏性;四是尝试把原有的融资类业务搬到网上,如尝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五是布局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新兴电子支付业务及基于互联网的中间业务;六是对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直接介入与间接合作,如与P2P网贷、第三方支付的合作等。
不过,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仍面临诸多挑战。比如,业务范畴与边界不清晰,各家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根本无法横向比较,各银行究竟希望通过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达到大而全的“超市”还是“精品店”,大多没有清晰的顶层设计。又如,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与传统业务板块之间存在突出的协调矛盾,这往往体现在财富管理类产品、渠道、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等多方面。还有,部分银行致力于打造各自的O2O闭环生态圈,但长远来看,互联网金融的真正优势,或许还应体现为开放型平台,以多平台共赢为目的,而非独家通吃。对某些互联网金融创新来说,究竟是基于提升上市银行投资价值的“噱头”,还是真正有利于发掘新的、可持续的业务增长点,互联网金融创新价值能否体现在弥补小微金融、居民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等传统金融体系的“短板”上,还需进一步观察。
客观来看,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逐渐体现出“大资本驱动”的特点,小银行做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并不明显。由此观之,未来将呈现三大主线:工行等“巨头”由于拥有资本优势,因此容易大规模布局,可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简单粗暴”式发展,但能否真正实现以“客户体验”为中心,还缺乏迫在眉睫的动力:平安银行等依托于各类准金融控股集团的银行,只要能依托集团资源,有效实现互联网金融板块之间、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业务之间的综合功能协调,就有较大发展前景;新兴互联网企业发起的民营银行,要真正在激烈的银行业竞争中闯出一条独有的“互联网银行”发展之路,困难不小。
由此,就进一步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蓝海”来看,应抓住现有金融体系功能亟待完善的领域。一是居民金融,即如何更好通过降低门槛、提高便利性来满足居民金融需求,包括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经济发展动力调整与提升国内消费需求相关,而现有消费金融创新的低水平对此形成严重制约;面向不同阶层的财富管理创新,不仅有助于国人增加财产性收入,而且有助于促使中高收入者培育稳健的投资理念。二是小企业金融,包括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风险管理支持和财富管理,还有对小企业信用环境与文化建设的帮助。小微企业金融现有的“行业细分”已难以解决矛盾,而需要不断拓展服务边界和内容。三是跨境金融服务,伴随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快速开放,金融服务“走出去”和“引进来”都变得更加迫切,而互联网金融技术手段有助于推动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
概而言之,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工业4.0时代来临,互联网金融给银行提供了新的转型道路,但无论国外还是国内,互联网金融还难以对银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在明确业务边界的基础上,各银行还需对互联网金融业务将达到的目标和路径有更清晰和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不能只是停留在“跑马圈地”的思路上。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