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九:

搭建金融“水利工程” 护稳经济大盘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黄盛
2022年03月12日09:2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回望过去一年,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2022年全国两会之际,人民网《两会“财经眼”》聚焦全国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内容,从经济目标、减税降费、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角度,集中采访了一批代表委员、权威专家、行业领军者,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金融“任务”备受关注。

多位代表委员、产学研代表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在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的情况下,金融行业应继续精准施策向市场主体让利,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搭建“金融水利工程”润泽实体经济血脉,为宏观经济大盘稳中有进贡献力量。

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

“浇花浇到花根上”支持实体经济

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了实体经济,坚持跨周期调节,完善激励相容机制,适应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了高质量发展。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扩大新增贷款规模,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表示,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建议2022年金融政策重点放在补短板上,进一步加大支持小微企业的货币政策力度,更多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使资金直达小微企业,“浇花浇到花根上”。

在如何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做客人民网《人民会客厅——两会时刻》栏目时表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立足于解决实体经济的难点、痛点。例如,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工具要解决好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实现稳中求进。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了一系列旨在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从市场发展的机遇来看,绿色减碳、科技创新、制造业升级、绿色消费等都将成为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并发挥优势的领域。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让企业有信心、市场有机会。

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生态

精准浇灌“田间地头”激发内生动力

金融活,则经济活。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金融如何做好支农支小?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认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城乡融合、产业融合趋势日趋显著。但随着农业资产快速积累、农业产业链迅速延长、农民收入大幅提升,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的影响不断加大。她建议,进一步围绕“扩面、增品、提标”,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推行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

在推动解决实体经济难题过程中,金融对农业农村的产业赋能作用尤为重要。据介绍,中国建设银行依托“金融+政务+生产”为一体的“建行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加大了数字化经营力度,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让金融之水精准灌溉至“田间地头”。

金融如何解决企业融资难题?360数科吴海生表示,金融科技企业应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协助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帮扶力度,通过提供不同额度、定价、期限的产品,帮助更多小微群体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实现便捷性与普惠性的有机统一。

完善监管长效机制

“浇灭着火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直是金融监管部门的重点工作。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针对风险程度高、资产负债规模大、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事件,果断决策“精准拆弹”;稳妥处置了一批对金融体系有较大风险外溢性的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出台了资管新规及配套细则,集中整治违规同业业务、违规加杠杆、违规表外业务和违规套利、脱实向虚等乱象。

针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建议,抓住重点,分类施策,妥善应对疫情影响下不良资产反弹;持续整治高风险业务,有序推进高风险机构处置,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严防资金脱实向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改革推进金融机构自身化险,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加强金融领域法治建设,完善长效机制。

周延礼认为,金融服务特别是金融科技的服务,既要保证应有的效应得到发挥,又要防止数据泄露做好数据安全,对利用数据技术垄断市场的行为要给予严格的监管,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科技创新要通过科技监管来把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表示,在金融服务过程中风险控制需要特别关注,金融机构要通过科技手段获取更多的客户画像,做好风险预警和处置;同时要从宏观角度甄别风险,既能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又要通过宏观的风险识别避免统性风险出现。

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也是业界关注的话题。有代表委员表示,目前国民财商知识水平较低,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制度,存在金融诈骗现象,给市场经济带来了风险。建议要鼓励创新财商教育的形式,丰富财商教育的内容。

“国民金融素养提升,是与老百姓钱袋子息息相关的大事,也是潜在的刚性需求,更是构建金融安全防线的重要手段,这需要从产学研各个角度去协同发力。”尔湾科技集团创始人CEO李鹏表示,直播、5G技术的落地,更便捷了财商知识的普及,优化了用户的沉浸式体验,能够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风险的识别与防范意识,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一:稳政策力度空前 既是及时雨又是定心丸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二: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 中国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三:稳住基本盘 把14亿多人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四:财税政策打出“组合拳” 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五:再增1100万就业 稳住“基本盘”经济加固“压舱石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六:绿色发展跑出“加速度”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七:发挥住房保障民生兜底作用 实现更多人群安居宜居优居

两会财经眼”系列报道之八:推出更多实招硬招 交通强国建设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责编:王震、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