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构建立体全息、深度协同、安全发展的“云上数字政府”

——《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

许诗军
2022年07月19日13:5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从多个方面对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划。这是国家层面首个针对“数字政府”的完整定义和指导文件,必将对全国数字政府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指导意见》确立“数字政府”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引领地位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概念在不断深化,“数字政府”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以来在地方和中央的相关政策文件中频繁出现,逐步替代了“电子政务”“政务信息化”等概念。本次《指导意见》的发布,正式确立了“数字政府”的价值与地位,将其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重要性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指导意见》包括一个总体要求、六个原则、两阶段目标、五大体系建设等内容。从两阶段目标来看,从现在到2025年,重点建设内容是五大体系(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规则、数据资源、平台支撑)等框架基本建成。

二、技术创新推动理念创新,《指导意见》提出“数字政府”建设新思路

《指导意见》中既肯定了“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接诉即办”等各地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也提出了“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打造泛在可及的服务体系”、“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建设“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政务云平台体系”等创新性思路,为数字政府下一步建设升级指明了重点方向。

1、在智慧监管领域,提出“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

笔者认为,全方位监管,是对市场主体的技术安全、资金流、交易过程、数据信息收集和使用、及市场主体间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监管;多层次监管,是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次政府根据自己的职责,建立相应的协同监管制度;立体化监管,是监管主体和监管方式的多元化。“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基本理念,除监管领域外,也可应用在经济调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预计未来将成为数字政府在数据应用和服务创新方面的主流思路和标准动作。

2、在公共服务领域,提出“打造泛在可及的服务体系”“拓展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

笔者认为,泛在可及的服务体系包含三方面内涵:一是全时在线,100%服务事项搬到线上受理,统一线上线下服务标准,实现“24小时不打烊”的政府服务;二是渠道多元,通过网站、移动端、智能服务大厅、社区服务站,甚至送服务上家门等多种方式,实现服务的更好覆盖和便捷获取;三是全国通办,建设统一的身份认证、证照服务、事项服务、政务服务投诉建议、好差评、用户访问、搜索服务等一体化服务能力。公平普惠的民生服务强调两点:一是普惠,强调服务的覆盖性。通过“多卡合一”“多码合一”等数字技术,打通城市不同服务部门的藩篱,构建城市级的数字化生活网络,让每个市民享受统一入口、便捷的数字化服务。二是公平,强调服务的均等性。特别围绕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

3、注重从上到下的统筹集约,建设“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政务云平台体系”。

对于政务大数据,可以预见国家将进一步主导数据的标准制定、跨域共享与开发利用,这将强力推动各部委、各省市将在统一的规范下进行数据的共建共享,为“数字中国”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必不可少的数据基础。在政务云平台方面,国家提倡“统筹建设、互联互通、集约共享”,从部委到省级政务云建设都将在“一体化”“一朵云”的基本建设理念下开展。

4、以开放、健康、安全、国际化为出发点,“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数字生态是全社会生活的数字化环境,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新型社会链接关系。数字政府的建设,当前首要任务是通过各类法律法规制度机制的完善,来梳理定义清晰的生产关系、标准规范和安全边界;然后在这个规则体系下,积极鼓励生态中的各类主体去加强相互之间的可服务性,创造更多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科技企业,既是技术提供商,也是数字生态的有机组成,需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国家的数字生态建设中。

三、“云上数字政府”是整合数字技术和服务,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佳实践形态

我们结合多年来在数字政府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云上数字政府”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方法,以更好的落地《指导意见》的建设要求。

“云上数字政府”包括“云上”和“数字”两个层面。“云上”意味着整合与协同,以统筹的云为载体,实现各部门各层级管理一体化(财权、事权、办公等)和业务一盘棋(政策下行、目标拆解、标准贯彻、事项统一等);“数字”意味着创新与高效,不仅依靠数字技术应用,更要通过数字服务创新,重点解决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的问题,满足百姓体验和获得感。“云上”和“数字”两种手段有效结合引发一系列“化学反应”,保障数字政府目标有效落地。

“云上数字政府”具体落地可遵循“六化”的建设方法:

1、一朵云“统筹化”建设

构建集中管理方式下分域协作的“一朵云”模式。利用“一云多区域”技术,实现多云跨域异构,保证政府跨地域业务协同和连续性,助力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政务“一朵云”体系,在满足政务云统一规划、统一资源、统一调度、统一安全和统一运营的同时,兼顾各级别运营和运维需求。同时,利用云原生技术,将云应用中的非业务代码部分进行最大化的剥离,让云设施接管应用中原有的大量非功能特性(如弹性、韧性、安全、大规模、高并发等),使业务更加轻量、敏捷、高度自动化,保障政府数字化应用的“广度”和“韧性”。

2、数据资源“全息化”重构

随着数据多跨场景的不断涌现,加快数据资源在时空维度的“全息化”资产化重构,成为云上数字政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一是多尺度融合,实现从宏观(省)到微观(居村)的数据汇通与回流体系;二是多要素叠加,在数字孪生空间坐标体系下,建立城市空间实体数据与政策、人口、经济等运行数据的映射;三是交互式感知,从数据采集源头标注时间属性,数字空间高度还原并联动现实世界;四是仿真推演,结合历史数据及业务运行机理,模拟客观运行,减少决策试错成本;五是多样性多面性,数据从单点向网状演进,数据间多维度关联和分析,实现对业务全貌的系统化复原。

3、城市运行机理“结构化”调度

城市运行机理是指城市各要素在实现某一功能时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则和原理。当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到城市层级时,科学认识和运用城市运行机理就成为破解“城市病”的重要因素。

上一轮智慧城市建设中,大多数城市已积累了一批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智慧场景,仅阿里云参与建设的城市大脑中就超600个场景。将优秀场景复制到其他城市有两个关键:一是将场景运行机理结构化拆解,落实到城市预案中,实现预案的精细化数字化管理;二是建立城市资源统筹调度机制,推动政府和社会可调度资源数字化在线化,以便在关键时刻按照预案自如调度。

4、治理与服务“任务化”协同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深入,在政策落地和业务履职过程中,都需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有实操性的“任务”来落实。这些任务分为“治理型任务”和“服务型任务”,前者由政府负责,而后者可通过政府授权由社会化共同承担。

对于“治理型任务”,数字政府关键要在传统“责任到人”的基础上,拆解和定义具体可执行的任务、精准匹配所需的各要素资源、并通过指标动态衡量执行的结果推动科学履职,从而实现政策联动、指标联动、任务联动、资源联动、组织联动。对于“服务型任务”,充分考虑人民对于服务的多样性多层次需求,由政府定义标准、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服务型任务的外包,依靠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可靠的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实现政府减负和服务效果的提升。

5、业务“敏捷化”运营

一是指标体系响应的敏捷化,加快建立数字政府指标体系背后的分析预案和业务敏捷响应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二是数字资源供给的敏捷化,浙江省通过打造“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搭建了一个全省政务数字资源的“大超市”,支撑关键创新如“宁波市危化品全链条风险智控”建设周期缩减6个月,建设费用节省2/3。三是业务应用研发的敏捷化,通过低代码开发技术和开发平台的助力,构建“应用工厂”模式,大大缩短应用研发周期。

6、安全“全面化”保障

安全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从平台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等多维度,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为数字政府安全发展筑造坚实屏障。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数字政府的关键作用和建设紧迫性越来越高。我们在长期服务政府的过程中,总结的“云上数字政府”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实践,希望可以帮助政府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目标,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之路上探索更多成功模式,贡献科技力量。

(作者为阿里云智能数字政府事业部总裁)

(责编:曹淼、李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