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三夏”新观察:新农人、新农机、新模式夯实端稳中国饭碗底气

人民网记者 李栋
2024年06月18日14:3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冬小麦收获面积达3.15亿亩,进度为92.6%。

今年“三夏”期间,新农人成“兴农人”,新农机驰骋,新农技出彩……种粮从“靠经验”变“靠科技”,售粮从靠人算变靠“技”算。沃野千里,农业现代化质感饱满,新质生产力动能澎湃,不断夯实端稳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

新农人成“兴农人”

每年小满节气过后,全国“三夏”大面积机收作业由南到北渐入高潮。近年来,参与麦收作业的农机手中,开始涌现出95后、00后的新农人身影。

所谓新农人,是指那些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新农人队伍不断壮大,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麦收期间的每一个清晨,95后跨区农机手姜晓娜就爬上了3米高的农机,钻进驾驶室内,利落地拨着操纵杆,与发动机同时开启的还有手机直播间……

“直播自己开农机的初衷是为了向其他机手们讨教经验,但没想到,直播间里最多能达到一万多人观看,还能接到单。”姜晓娜说,和以往熟人介绍接单的方式不同,她这次从老家安徽亳州到河南来“接单”是源于和“粉丝”的双向奔赴。

“在农忙的时候,争分夺秒收完小麦之后的成就感难以形容,尊重与责任是年轻人独特的精神享受。”这是姜晓娜3年机手生涯的最大感触。

全国乡村人才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农业农村系统着力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形成了40多万人的农业科研队伍、620多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培育900多万名高素质农民,形成了“头雁”领飞、“雁阵”高飞的农业发展模式,为农业农村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提供有力支撑。新农人正在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力军。

新农机提供高效率

农机给力,种地省力。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生产要素。没有农机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小麦要实现大面积提单产,“机”不可失。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不仅能使小麦生产更加高效,节约人力和物力,还能保证小麦的品质和产量,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

当前,全国小麦收获主战场迅速向西转移,甘肃省1100万亩小麦也自东向西、由南向北陆续开镰。

微风吹拂,麦浪滚滚。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蒋家村,40多台不同型号的联合收割机、打捆机、免耕机马力全开,在麦田中尽显风采。

“农机是‘三夏’小麦收获的主力。小麦机收的成效,直接决定了夏粮的丰收成色。”泾川县田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完玺龙介绍,以前用小型机械一天只能收80亩小麦,现在大型机械10小时就能收200亩小麦。“夏收的省时高效,是近年来新型农机提档升级带来的结果。”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处长刘文武介绍,今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1100万亩,计划组织1.4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投入“三夏”机收作业,完成小麦机收面积1010万亩以上,机械化收获率达到91.8%以上。

“三夏”工作,“抢”字当头,新型农机大显身手。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三夏”期间,全国各地预计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650万台(套),压茬推进夏收、夏种和夏管机械化作业,其中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参与跨区作业的达到20万台以上。

新模式带来新活力

今年未到大面积收获时,不少还长在地里的小麦已经被卖了出去。在江苏,“预采购”模式让种粮户提前锁定“好”价格。

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交易大厅内,一笔笔交易信息在大屏上轮番闪现,线上和线下实时展现着竞价交易过程。

今年夏粮收购中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式正悄然盛行。“在田小麦尚未成熟即以订单形式锁定,以较好的价格提前线上成交,实现了从卖‘现货’到卖‘期货’的华丽转身。”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负责人介绍,这是江苏今年在夏粮收购中推出的小麦“预采购”新举措,江苏粮储部门指导粮食收储企业和种粮农民以预售订单形式,通过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平台将尚未成熟收割的小麦提前预订采购。“这项新举措得到众多粮食收储企业和种粮农户好评。”

据介绍,“预采购”一方面帮助种粮农户在收割前就提前完成了卖粮合同签订,锁定了买家,在国家平台监管下,在原粮交割后卖粮款就可以及时、足额、安全入账。另一方面承担政策性储备粮收购任务的国有储备企业、社会化仓储和加工企业,既锁定了稳定的粮源,也确保了原粮质量,采购价格也经过了充分、公开的竞争。

江苏省粮油商品交易市场副主任孙家喜表示,在平台交易的每一笔业务全过程公开,所有数据永久保存备查,可以防范“人情粮”“问题粮”出现,符合粮食监管政策和廉洁风险防控要求。

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国家粮食交易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在做好政策性粮食交易服务的同时,大量引入国有粮食企业和社会粮食经营主体进场交易,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完备的交易流程管控以及质量保障、交割保障和资金监管制度。今年夏收正式开始前,该市场已完成“预采购”小麦60万吨。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粮食生产步履不停,大国“粮”策因地制宜精准实施,不断丰盈“大国粮仓”。

(责编:杨曦、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