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辐射效应日益凸显 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2024年06月25日09:2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 (记者栗翘楚)近日,在济南海关所属泉城海关的监管下,一列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山东中欧班列从济南董家货运中心缓缓发出,满载53车钢球、激光雕刻机等货物,预计9天后抵达阿拉木图集结中心。这也是自2018年10月首发以来,开行的第10000列山东中欧班列。

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国际物流运力紧张、运费激增,中欧班列为我们解决了物流运输的现实困难,通过中欧班列,我们的物流成本降低20%左右,运输时间也缩短了近一半,我们的交付能力也得到了保障。”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该公司在海外市场订单实现了快速增长,远销50余个国家和地区。

5月25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9万列。自2011年首次开行以来,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据国铁集团货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内,时速120公里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已达87条,联通中国境内122个城市。在境外,“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境外通道网络格局日益成熟。截至5月底,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一种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中欧班列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十余年来,中欧班列通道能力持续增强,品质稳步提升,辐射效应日益凸显。通过搭建沿线经贸合作新平台,中欧班列让更多“中国制造”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欧洲,增进沿线民生福祉的同时,也为欧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开辟了贸易新通道。

记者从济南海关获悉,山东中欧班列国际运营线路已达54条,可通达26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形成多口岸、多线路、多目的站点的国际多式联运物流体系。班列开行品质不断提升,“班列+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班列与区域、产业的融合更加紧密。出口货物种类从初期的日用品、服装、小商品等低附加值产品逐步拓展至激光雕刻机、“新三样”等高附加值产品,“中国品牌”“中国制造”通过中欧班列快速走向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回程班列货物品类不断丰富,推动粮食、农资、棉纱等大宗商品进口,打造重要原材料和民生物资进口重要通道。

数据显示,自2011年至今,中欧班列开行万列所需时间由起初的90个月缩短为现在的7个月,年运输货值由2016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567亿美元,货物品类由开行初期的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IT产品,扩大至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日用百货等53大类5万余种产品。

6月19日,在广州海关所属广州车站海关的监管下,一列满载空调、咖啡机配件、打蛋机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广州国际港开出,驶向波兰华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列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顺利开行,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与欧洲内陆地区之间的商贸往来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物流通道。

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是指按照沿线各国铁路商定的车次、线路、班期,以及固定的境内外始发、口岸、终到时间开行的中欧班列,通过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铁路运输规则联通,明确境内外站点的接续时刻要求,实现按时停、按时走,运输时间更加稳定、运输效率更高。

广州车站海关副关长陈春书表示,“中欧班列运输环境稳定,线路平稳,相较海运具有运输时间短、绿色安全等优势。据测算,以广州到波兰为例,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相较于此前的海运运输方式,全程运输时间要节约一半以上,平均每个集装箱运费减少约20%。”

据海关统计,今年5月,中欧班列合计开行2733列。其中,中欧班列开行1724列、运送货物18.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4%、13%;中亚班列开行1009列、运送货物7.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10%。

业内人士表示,中欧班列运量的快速增长,是构建口岸地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缩影,也反映出我国外贸稳中求进、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责编:杨虞波罗、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