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让一颗番茄“五分甜一分酸”

李 贞 王志强
2024年06月28日05:2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工人在采摘番茄。

  技术人员在智慧温室内查看番茄长势。
  王志强摄

  又一笔订单出货,16吨。

  6月24日,这批可以定制味道、定制克重、没有农药残留的优质番茄,从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天衢新区的德州财金智慧农业产业园发货,销往京津冀等地。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种植业数字化,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对耕、种、管、收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改造。这让当地种植出的番茄更美味、更健康,广受消费者喜爱。

  定制口感

  穿上白大褂、穿过风淋室,笔者走进德州财金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智慧温室。这里有30多万株不同品种的番茄,在占地505亩的玻璃温室内茁壮成长。

  “这些番茄每株的果实大小、味道都不一样,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种植。”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林向笔者举例说:“通过销售商的大数据统计,我们发现长三角地区的消费者最喜欢口味有点酸头的番茄,每次的购买量大约为600克。于是我们就把每颗番茄的重量控制在150克左右,为当地的销售商专门提供一盒包装好4个的番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农作物不是工厂里生产的标准零件,如何才能保证定制成功?

  这就需要两个核心技术:一是环境控制系统,实现对番茄生长过程数据的实时精准监测;另一个是水肥一体化系统,执行相应的指令,来控制番茄的大小、酸度、糖度,实现品质均一。

  “我们的温室里,布设了685个传感器,1700多个控制器。工作人员每天通过观察番茄的生长情况,可以随时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各种条件,设置温、光、水、气、肥的最优配比,为番茄营造出最佳的生长环境。”薛林说。

  比如番茄内糖分的形成,关键在于水肥和光照。所以,每天太阳升起,智慧温室的辐照传感器便开始了追踪。当累积光照达到每平方厘米100焦时,灌溉系统会自动触发,3分钟之内对所有的植株浇灌100毫升营养液。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关乎着植物的产量。在智慧温室,风速、风向传感器会感知风的力度和方向,从而调整天窗变动角度,令内外空气定时定量混合。

  温度的变化决定了果实的发育进程。临近中午,温度升高,湿度下降,智慧温室里的气象盒子传感器会接收信号,控制遮阳幕布合拢,高压喷雾洒水,增加湿度。到了夜间,地热风管机会启动,保证环境始终温暖。

  薛林说:“有了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控制等一系列技术的应用,智慧温室里种植的番茄产量能达到普通温室的3至4倍,口感也能实现‘五分甜一分酸’这样一个最受消费者喜爱的糖酸比。”

  销路更广

  智慧温室种出来的番茄不仅味道好,而且更健康。

  薛林说:“为减少农药使用,智慧温室内环境采用的是物理防治。比如天窗附带防虫网,预防粉虱进入温室,温室内配备黄带、黄蓝板、诱捕器等进行防治害虫,以确保番茄无农药残留。另外,我们还使用了熊蜂授粉,改变传统农业激素授粉的方式,提高番茄坐果率、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降低畸形果率,实现了产品零激素。”

  如此优质的番茄销路自然越来越广。

  除了销往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获得了供港澳蔬菜种植基地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第十二批)认定等,让来自德州的番茄,走上了粤港澳大湾区百姓的餐桌。

  每批番茄在发货前,还会进行一系列检测。在产品的包装上,都贴有二维码,扫一扫便能得知产品批次、物流信息、检验报告等,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智慧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更多农民致富。

  据悉,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50余人,其中在智慧温室负责养护和进行包装的100多名工人,基本是附近的村民。

  今年47岁的夏书艳是温室里的植保员。她告诉笔者,自己现在每个月工资6000多元,比过去在家种地提高了不少。其他工人的工资也差不多,有的熟练工每月能拿到8000多元。

  在智慧温室工作中学到的农业知识,还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生产技能和专业水平。夏书艳在自家的土棚中也栽种了番茄,并将在公司学习到的植保知识带到了家中。“现在我家种的番茄产量也不错,每次带到集市上卖,可多人抢着买呢!”夏书艳说。

  点“数”成“金”

  今年1月,财政部制定印发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数据资产可以计入财务报表。这也为德州智慧农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智慧温室每天能够产生数据2000余万条,这些数据上传保存在云端。海量的数据中,蕴含了番茄的高产‘密码’,所以这些数据已形成较大的无形资产。”薛林介绍,今年4月25日,该公司的“玻璃温室番茄生产数据集”数据资产完成入表工作,资产规模为1个数据表、64万余条数据。这也是全国农业领域首例数据入表。

  数据入表,让数据可确权、可流通、可交易。

  “企业各项数据要素经过权威机构的分析、评估后确认其价值,在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确权后,就变成了可以用来质押的资产。”青岛银行德州科技支行负责人张欣介绍,在对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数据资产进行分析和评估后,以此数据资产为质押物,给该公司授信3000万元。6月20日,授信3000万元额度质押贷款已全部拨付到位。

  数据入表后,除了贷款,还可以对外出售使用权。

  6月24日,山东数据交易德州平台上线。通过该平台,德州财金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数据产品交易“变现”50万元。购买方青岛中科贝尔机器人有限公司,将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形成人工智能算法训练数据,用于环境控制系统、水肥系统等智慧农业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发。

  “可以说,现在我们已实现了点‘数’成‘金’。在种番茄的同时也种数据,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薛林说。

(责编:赵欣悦、袁勃)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