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未来,点亮人民之夜
如果AI是个学生,现在读几年级?
如果大模型是个孩子,怎样饮食才能茁壮成长?
AI如何与人类“美美与共”?又如何重构千行百业?
11月,枕着潺潺流水入夜,乌镇蚌湾剧场内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思想碰撞火花四溢。“人民之夜@乌镇咖荟”20日晚在浙江乌镇成功举办。活动由人民网主办,各界嘉宾汇聚一堂,畅谈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交流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前沿话题。
11月20日晚,“2024人民之夜@乌镇咖荟”在水乡乌镇举行。人民网记者 任峰涛摄
“机器智能总体上已达到人类七八成的语言能力、视听觉能力乃至知识和思考能力,有的模型宣称推理能力可达到理科博士生的水平。但人工智能也常常会在简单的问题上出现幻觉,有点‘冰火两重天’的意味。”在开场演讲中,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教授指出,当前,以大模型和其驱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模型可以“谈笑自如”般地轻松“包打天下”。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他表示,大模型走向具身智能,除了以提升核心能力为基础,还应持续拓宽应用领域的想象力,探索能解决现实世界痛点的各类垂直应用。必须付出创新性的艰苦智力劳动,才可能解决好现实应用挑战。“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在开场环节,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孙茂松发言分享。人民网记者 任峰涛摄
人工智能,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伴随快速的发展变革,“百模大战”战况如何?
在第一场“水镇夜话”上,之江实验室高级研究专家潘爱民认为,“百模大战”第一阶段以通用大语言模型集中爆发为特征,但这类大模型对数据和算力的要求很高,开发门槛高,目前竞争格局稳定,趋向于收敛到少数几家有竞争力的厂商。下一步更多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相关业务场景,并带来商业和技术上的不断突破。
在第一场“水镇夜话”,三位嘉宾探讨“‘百模大战’将卷向何方”。人民网记者 任峰涛摄
“不吃牛肉不代表不能长大,不上清华不代表不能成才,持续的锻炼、悉心的教育,‘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成为优秀人才”,伏羲智库创始人李晓东教授将中国AI发展类比为养育孩子,并表示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已30年整,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的壁垒,使越来越多公众通过互联网共享信息、参与讨论。人工智能要进一步发展,算力只是一方面,汇聚高知识密度的数据并实现共享,更为重要。
“谁能实现更低的算力成本,或是抓到强需求并找到盈利模式,谁就有可能在‘百模大战’的大浪淘沙中幸存下来。”麒麟软件副总经理李震宁表示,过去传统服务器操作系统,将更好地融合人工智能,朝着算力集中、泛在屏等方向不断拓展。
在第二场“水镇夜话”中,三位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如何惠及大众”展开讨论。趣丸科技总编辑、副总裁任少峰围绕推动声音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分享精彩案例,畅想行业未来;星云智慧机器人CEO李明表示,打造通用“机器人大脑”将有效帮助机器人处理复杂任务、提升工作效率并增强情绪价值;可之教育大模型创始人王冠则针对“AI+教育”的融合发展趋势及其成本优势做出阐述。
在第二场“水镇夜话”,三位嘉宾探讨“人工智能如何惠及大众”。人民网记者 任峰涛摄
在第三场“水镇夜话”中,中国华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庆慧,量子之歌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鹏以及震坤行CTO刘阳分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分享精彩观点。
在第三场“水镇夜话”,三位嘉宾探讨“AI何以重构千行百业”。人民网记者 任峰涛摄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主题为“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发展及其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人民之夜”@乌镇咖荟邀请参加峰会的各界领导、嘉宾,聚焦“数智”新思考新未来,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凝聚社会智慧。
“2024人民之夜@乌镇咖荟”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任峰涛摄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赵泽良,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长汶,荣耀CEO赵明,哔哩哔哩董事长陈睿,微博COO、新浪移动CEO王巍,中国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盛瑞生,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杨玺等多位来自政、企、研、学界的嘉宾参加活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