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銀行股IPO停擺三年終開閘 港股市場成2013年唯一選擇

曹 蓓

2013年12月31日08:33    來源:証券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銀行股IPO停擺三年終開閘 港股市場成2013年唯一選擇

  2013這一年,准上市地方銀行在IPO的道路上走得極為不平靜。有的前進、有的終止,有的執著等待、有的轉身離開。歷經兜兜轉轉,港股市場最終成為內地銀行2013年打破IPO堅冰的“福地”。

  港股市場:

  夢開始的地方

  自2010年年底敲開香港市場的大門后,重慶農商行似乎成了銀行A股IPO大門緊閉后各家地方銀行的一縷曙光。該行港股上市后的業績表現則更讓跟隨者看到光明的方向。

  上市三年來,重慶銀行資產規模持續增長。該行三季報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重慶農商行總資產4965.55億元,較上年年末增加627.28億元,增長14.46%。

  根據三季報數據,前三季度該行淨賺47.48億元,同比增長14.08%。資產質量持續改善,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持續雙降,不良貸款余額為13.98億元,較上年末減少2.9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7%,較上年末下降0.28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487.76%,較上年末提高137.16個百分點。這在內地銀行資產質量下降的大背景下顯得尤為亮眼。此外,三季度重慶農商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均為11.34%,資本充足率為13.18%。據報道,重慶農商行年初已成功躋身世界銀行500強、中國國內上市公司500強。

  這樣的成績無疑讓多家苦等上市的地方銀行眼紅,香港市場也轉而成為多家銀行夢開始的地方。

  榜樣的力量:

  多家銀行瞄准港股市場

  在2012年年初監管層透露出城商行上市有望重新開閘后一擁而上的城商行,在2013年開始分道揚鑣。重慶銀行和徽商銀行終於在港股市場起飛,踏上了另一端征程,留下的是仍然是執著等待A股大門打開和准備轉攻H股的小伙伴們。

  5月31日,証監會公布的《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由於未能及時提交自查報告,從4月份以來一直處於A股IPO“中止審查”狀態的大連銀行,已經進入了申請終止審查企業的名單,這意味著大連銀行已經退出了IPO申報。

  同樣在今年“終止審查”的還有重慶銀行,但是該行如今成功在港股先行起飛。從加入初審行列到反復兩次“落實反饋意見中”、再到“中止審查”,乃至最后的“終止審查”,重慶銀行A股上市之路可謂走的一波三折。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重慶銀行11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率先敲開近三年來內地商業銀行赴港上市的大門。重慶銀行此次公開發售獲得6.24億股的有效申請,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初步可供認購7052.2萬股的8.81倍,即超額認購7.81倍,成為近三年在港上市的銀行中超額倍數最多的一家。

  緊隨其后,徽商銀行也在11月12日上午在港交所成功挂牌。這讓其他排隊A股市場的城商行似乎開始坐不住。上海銀行、南昌銀行紛紛傳出了轉戰H股的消息,近期還有媒體爆出,上海銀行擬啟動4 .7億股定向增發方案,並在定向增發完成后,與相關部門再度溝通H股全流通的可行性方案。

  “目前有多家銀行已經有意把力量集中在H股上市上,此前成功上市的案例讓香港市場看起來更容易實現,但是以目前投資者的情況來看,除非是真正有特色和發展潛力的銀行,否則也很難在H股市場得到認可”,分析人士表示。

  以重慶銀行為例,有分析稱,該行低至0.88至0.99倍市賬率,估值較同業吸引力強。此外,該行還具備地理上的優勢,極大受惠於當地發展及西部大開發帶來的機遇,增長潛力不俗。在小微業務方面,重慶銀行也做的尤為突出,不但增長快於同業,且淨利差較高、壞賬少。

  再看徽商銀行,2012年年報顯示,這家總資產3200多億元,位列國內第7大城商行的小型銀行,各項業務指標非常好,在一些核心業務數據上的表現甚至優於目前國內最頂尖的中型銀行。以截至今年6月末的數據測算,徽商銀行的平均股本回報率達22.99%,高於目前港股中資銀行的平均水平,同時,該行的不良貸款率僅為0.58%,遠低於其他在港上市中資銀行的(平均0.92%)水平。

(責編:田原、劉陽)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