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7月4日發布的《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新業態發展面臨體制機制障礙,亟待解決。目前,各地已經有一些優化“互聯網+”審批流程的做法推出,政策已經聚焦打通“互聯網+”審批環節的障礙。
上海市楊浦區正在積極調整審批政策適應“互聯網+”。據滬江網市場部公關經理傅秋卉介紹,滬江網位於楊浦區的創客空間已經孵化出幾個互聯網教育創業團隊,楊浦區目前正在研究允許這些互聯網教育企業聯合使用一塊教學用地申報網絡教育資質。
上海市還為大眾點評網“特事特辦”解決了“互聯網+醫療”資質。據大眾點評網創始人龍偉介紹,大眾點評從城市生活消費資訊跨界做醫療需要申請相關資質,通信管理部門和衛生管理部門開始在銜接上不太適應互聯網跨界,最后通過“特事特辦”才解決。他希望監管部門能盡快形成聯動機制,讓互聯網企業跨界創新更便利。
為“互聯網+”營造更高效、更優化的發展環境,江蘇省目前已經開始系統研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發布了《優化“互聯網+”審批流程試點分工》,清理阻礙“互聯網+”發展的不合理制度政策,放寬市場准入限制,制定各行業互聯網准入負面清單,破除行業壁壘,調整完善不適應“互聯網+”發展的現行法規及政策規定。
江蘇省還提出要認真梳理“互聯網+”在各個領域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比如創辦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需要多少個辦事流程、多少個工作日,如何再簡化、壓縮。江蘇省編辦主任俞軍認為,傳統制造業的創新周期以年為單位,互聯網的創新周期幾乎以月為單位來競爭,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好的服務產品,不能耽擱在行政審批環節。
(林麗鸝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7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