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重庆啤酒的经验,该股估值回归之路恐怕不会短。外界担忧酒鬼酒的业绩受到此次塑化剂门的影响,因此,在年报和一季报披露之前,机构不会贸然再进。
酒鬼酒因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11月28日开盘停牌一小时,10∶30起恢复交易。复牌后直接跌停,随后几分钟跌停板却被打开,10∶40左右,买盘衰竭,卖单逐渐累积,股价便被彻底封死在跌停板上。截至收盘,酒鬼酒股价报31.22元,成交441355手,换手率达到19.69%,成交金额为13.8亿元。跌停板上累计有超过20万手的卖单。这也是酒鬼酒陷入塑化剂风波以来的第四个跌停板。
外界对于酒鬼酒打开跌停板充满幻想。但昨日记者通过大智慧软件获得的信息却显示,当日单笔最大成交手数仅为8997手,全天平均每笔成交手数只有14.21手。跌停打开时每笔成交手数也都在1000手以内,多数成交在30手以内。
“从成交数据来看,并没有大单买入的迹象。可见在连续跌停之下,亏欠的投资者按捺不住,总想去博一博。”上海一家券商资产管理子公司投资经理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很多中小户投资者去博反弹的可能性。”
从昨日交易所公布的盘后数据来看,与此前三个交易日机构同时出现在买入和卖出名单中不同,机构席位从买入名单中消失。具体来看,买入金额前5名的全部为券商营业部,分别为中信建投两家在武汉的营业部、信达证券、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营业部,合计买入1.86亿元。卖出金额最大的前5名名单中,表现活跃的国泰君安交易单元排名第一,卖出1.63亿元,其次为申银万国、国金证券、金元证券营业部,最后一个席位为机构专用席位,卖出5182.52万元。
在11月23日和27日,尽管酒鬼酒跌停,但仍有机构在买入,且买入金额非常相似都为4282万元。
市场人士认为,目前出逃的资金主要以基金等大机构的资金为主,时值年底,迫于排名压力,机构不会纠缠在这些个股中,相比之下,部分游资的兴趣则会更加浓,中小散户则需要警惕各种风险,不能盲目跟风。
塑化剂事件之前,酒鬼酒在白酒板块表现抢眼。其股价从年初的22.10元,一路飙涨至10月19日最高时的61.45元,重仓机构赚得盆满钵满。
目前,多家基金调低了酒鬼酒的估值。“前期酒鬼酒涨幅太高,按照重庆啤酒的经验,该股估值回归之路恐怕不会短。”上述投资经理表示,“外界担忧酒鬼酒的业绩受到此次塑化剂门的影响,因此,在年报和一季报披露之前,机构不会贸然再进。”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