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空手法稳准狠
从运行方式来看,2012年12月银行股引领的A股首次杀空大戏,体现出了“稳、准、狠”的特点。
“稳”指的是多渠道强力资金维稳股价。从A股的资金结构看,有两类资金最受市场关注:一是产业资本,其动向往往会带来相关公司的价值重估;二是QFII,其以精准的抄底以及选股能力著称。有意思的是,这两类资金都在银行股启动之初积极做多。在产业资本方面,汇金公司对四大行的增持连绵不断,而史玉柱等产业资本对民生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增持力度也非常大;在QFII方面,外资前期对银行股“唱空做多”的行动也十分精彩。上述强力资金的介入,对夯实银行股股价,进而转变市场预期,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准”指的是做多资金对品种和时机的选择非常精准。在品种方面,银行股之所以能够成为本轮杀空行情的主要武器,原因就在于其股价是当时市场中超跌最为严重的。在启动之初,不少银行股的市净率都在1甚至1之下徘徊,这与其15%以上甚至20%的净资产收益率(2012年三季报数据)极度不匹配。而在时机方面,大盘跌破2000点后,多数投资者实际上都处于放弃抵抗的状态,客观上利于多方资金突袭。
“狠”则指的是操盘手法凶狠,一路上涨不回头。实际上,从最近一个月银行股特别是中小型银行股的走势看,基本都呈现“上涨—横盘—上涨”的格局,其间并没有出现可以令空头低位平仓的机会,也就是说,在这个上涨过程中,做空资金只有“扩大亏损”或者“认赔出局”两条路可走。
单边上涨转向强势震荡
在经过1个月的持续强力上涨后,银行股当前显露出上涨动能减缓的迹象。本周二,银行板块整体出现明显调整,不少银行股跌幅超过2%。分析人士指出,银行股毕竟市值巨大,其反弹对资金需求过大,因此在经过1个月持续上涨后,预计上涨势头将明显放缓。但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市场预期、个股估值、多空博弈等因素,银行股更可能由单边上涨转为强势震荡,出现逆转式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市场预期改善。随着经济逐渐企稳,以及PPI同比增速的上行,对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将明显缓解,而银行股靓丽的2012年年报也会给市场信心带来较强支撑,比如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公布的2012年年度业绩快报就好于市场预期。
其次,资金博弈未到尽头。从对融资融券交易的观察看,无论整体市场还是个股,往往在融资余额持续增加时才意味着多头行情即将结束,而目前银行股融资余额变动并不支持其将转势的结论。以昨日跌幅较大的北京银行为例,该股融资余额近一个月始终处于频繁增减的波动状态,并没有出现融资余额持续增加的情况。
最后,估值优势仍然存在。尽管经历了大幅上涨,但银行股当前仍然具备相当显著的估值优势。统计显示,目前16只银行股的市盈率(TTM)分布在5.30-7.48倍之间,仍然是A股市场的估值洼地;而市净率则处在0.98-1.54倍之间,相对于其盈利能力,也明显偏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