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股解析】
中国船舶(600150):新订单有起色,期待亏损压力减轻
来 源: 海通证券 撰写时间: 2013-03-27
中国船舶发布了2012年年报及关于全资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增资广州中船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的公告: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42.76亿元、同比下滑15.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7.29万元、同比下滑98.81%,EPS0.02元;拟每10股派息0.10元(含税);2013年计划完成营业收入200.94亿元;全资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增资广州中船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沪东重机占注册资本的51%,中船贸易占注册资本的49%,将有效整合中船集团内动力业务资源、提供动力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点评:
造船新签订单量较2011年有所起色,但由于成本走高而新船持续造价下滑导致在手合同亏损压力不减,对预计亏损合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是拖累当期业绩的主要因素。2012年,在常规船市场需求低迷情况下,公司抓住“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为主攻方向,积极寻求破局经营,共承接新建船舶订单36艘及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1座,较2011年全年的21艘多出15艘。由于船舶产品全面进入低价船建造阶段,新船造价持续下滑而成本高企导致在手合同亏损压力不减,公司2012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8.83亿元,再创新高。(表1、图1、图2)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规模仍是左右后续业绩主要方面,若新船造价拐头向上则业绩弹性大。公司对在手预计亏损合同充分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有利于后续确认收入时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当前新船造价仍在缓慢下滑,而船厂为了保证生产仍需不断接单,这样合同亏损压力导致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仍是左右后续业绩的主要因素;行业方面,在新订单量逐步有起色的情况下,研报判断新船造价在2013年下半年有望逐步从底部走出,虽然在下游航运运力过剩和造船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新船造价要从亏损状态恢复到盈利状态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但在目前微利状态下船价上行导致的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将对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在行业亏损压力尚未减轻之前,研报建议按PB来进行估值,按1.6倍的PB水平给于20.34元的目标价,维持中性评级。假设新船造价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弱复苏,研报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16元、0.39元和0.61元;在行业亏损压力没有减轻之前,研报建议按PB进行估值;公司2012年底每股净资产12.71元,研报按1.6倍的PB水平给于目标价20.34元,公司上一交易日收盘价21.27元,对应PB1.67倍,维持中性评级。(表2、表3)
风险提示:(1)若下游航运运力过剩和造船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不能有大的改善,则新船造价复苏幅度有限,当前新接订单亏损局面恐仍将持续;(2)对新接和在手低价亏损建造合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规模和时点存在不确定性。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