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场内两融规模企稳、场外配资清理整顿,A股市场的整体杠杆水平已经回到了去年末。部分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去杠杆的进程已经接近尾声,对市场造成冲击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弱。
据悉,在这一过程中,包括两融、场外配资、分级基金在内,约2.8万亿杠杆资金陆续离场。根据光大证券分析师徐高的估算,结合两融、场外配资,再考虑到收益互换规模的缩减,以及上市公司通过股权质押从券商与银行获得的股权质押贷款规模小幅下降,峰值时期股市融资盘规模为4.5万亿元,股市融资盘总规模下降幅度大致在2.5万亿元左右。此外,作为杠杆产品的分级基金则从2015年6月12日的3845.4亿元高点下降至近期的千亿元水平。从两融余额、配资清理现状、分级基金规模等数据来看,绝大多数杠杆资金已经离场,去杠杆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也在逐渐减弱。
业内人士认为,极度看空情绪带来超跌之后,投资者观望心态浓厚,目前增量资金仍然有限,难以抵补去杠杆的影响。此外,市场上尚缺乏带来情绪反转的决定性因素。
从成交上来看,上周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市场在底部徘徊。9月11日,两市成交量降至本轮调整以来新低414亿股,相比5月28日高点1300亿股萎缩了68%。回顾历史,1996年12月、2006年5至8月,回调探底过程成交量相比高点萎缩了70%-80%。震荡市回调、熊市下跌,如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2010年4至7月、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2012年5月至12月,市场下跌筑底时成交量相比高点萎缩了70%左右。时间上,伴随着成交量萎缩的市场筑底时间集中在13个交易日上下。当前成交量萎缩的空间已与历史水平相当,但时间上略短,才5个交易日,反映投资者观望心态浓厚。
从中国证券报记者获得的深圳某中型基金公司重点基金申赎情况表来看,进入9月份,权益类基金赎回基本已回归到较为正常的水平,即使在出现千股跌停的本周初,权益类基金也没有出现扎堆赎回的现象,单日净赎回仅1000万份左右,与前几个月动辄上亿份的单日赎回相比,规模变动幅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