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2016年工作回顧1 / 5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國內外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交匯的嚴峻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正式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保証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要進展,全面深化改革邁出重大步伐,全面依法治國深入實施,全面從嚴治黨縱深推進,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十三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2016年工作回顧1 / 5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 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4萬億元。二、就業增長超出預期。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14萬人。三、改革開放深入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四、經濟結構加快調整。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發揮主要拉動作用。五、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領域取得一批國際領先的重大成果。六、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持續提升。七、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3%。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我國成功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取得一系列開創性、引領性、機制性成果,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留下深刻的中國印記。
2016年工作回顧1 / 5
過去一年我們取得的輝煌成就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過去一年,我們繼續創新和加強宏觀調控,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著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補”,供給結構有所改善。大力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強化創新引領,新動能快速成長。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加快形成。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獲得感增強。推進政府建設和治理創新,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卓有成效。我們一定要直面挑戰,敢於擔當,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不辱歷史使命,不負人民重托!
"十三五"時期的挑戰、機遇與抉擇1 / 5
16年工作的挑戰與機遇
回顧過去一年,走過的路很不尋常。我們面對的是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速7年來最低、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地區和全球性挑戰突發多發的外部環境,面對的是國內結構性問題突出、風險隱患顯現、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多重困難,面對的是改革進入攻堅期、利益關系深刻調整、影響社會穩定因素增多的復雜局面。在這種情況下,經濟能夠穩住很不容易,出現諸多向好變化更為難得。這再次表明,中國人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中國經濟有潛力、有韌性、有優勢,中國的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好。
"十三五"時期的挑戰、機遇與抉擇1 / 5
16年工作中的重大抉擇
去年宏觀調控面臨多難抉擇,我們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創新來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一、增加的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一、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制定實施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二、擴大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規模,降低利息負擔約4000億元。三、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四、實施促進消費升級措施。五、出台鼓勵民間投資等政策,投資出現企穩態勢。六、分類調控房地產市場。七、加強金融風險防控,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
2017年重點工作1 / 5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原則要求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二是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三是適度擴大總需求並提高有效性。四是依靠創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優化升級。五是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一時難以解決的,要努力創造條件逐步加以解決。我們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持之以恆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把發展硬道理更多體現在增進人民福祉上。
2017年重點工作1 / 5
重點做好十三方面工作
(一)、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二)、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三)、進一步釋放國內需求潛力。(四)、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五)、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六)、積極主動擴大對外開放。(七)、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八)、推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九)、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十)、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十一)、國防和軍隊建設。(十二)、港澳台工作。(十三)、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