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定制增速超50% 大楊創世爭做“全球大裁縫”--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高級定制增速超50% 大楊創世爭做“全球大裁縫”

2012年11月27日16:26        手機看新聞

  被層層愁霧籠罩下的服裝業,高級定制卻異軍突起,大楊創世如何修煉成了高定冠軍?新華網記者專訪大楊創世董事長李桂蓮。

  新華財經11月27日電(楊玉雲)從大連機場出來沿鶴大高速一路向北,車行40分鐘便到了一個小鎮——遼寧普蘭店市楊樹房鎮。

  這是66歲的西裝大亨李桂蓮夢想的發源地,33年后,它仍是大楊創世的主要生產基地,這個很不起眼的東北鄉村小鎮,在冬日的寒風中闃寂無聲。

  隻有步入一座座藍色廠房——大楊創世的生產線位於這些廠房內,忙碌的工人、“噠噠”的電動縫紉機聲音混和著蒸汽熨斗飄出的水汽,以及一排排整齊的成品西裝,才恍悟這是一個盎然的小世界。

  無論是發端於美國的金融海嘯,還是席卷全球的歐債危機,這裡的工人似乎感受不到遙遠世界傳來的沖擊——源源不斷的高級定制訂單令他們無暇旁顧。

  “做最好的西裝”,這個似乎有些口號色彩的理想正在李桂蓮的老伙計們手下一件件變成現實,這些追隨她多年的老裁縫們用嫻熟、嚴謹的技術完成了她近乎苛刻的要求。

  定制魅惑

  “高級定制西裝是服裝制造業中的皇冠,”大楊創世董事長李桂蓮語氣從容而斷然,近兩年,大楊集團的高級定制西裝業務國內增長超過了50%,而國外的定制訂單,目前保持在每年6萬套左右的規模。

  誰在穿這些價格昂貴的衣服?

  大楊創世有一份長長的客戶名單,其中大多數名單不能公布,有的是應客戶要求,有的是按照相關規定,他們的低調令人吃驚。

  股神沃倫 巴菲特或許是例外,這個以前曾穿過杰尼亞的老頭,自從2007年穿上創世衣服后便再也不肯脫下來,他把以前的西裝全部捐給了慈善機構。

  他在寫給李桂蓮的信中稱,“在我人生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家人和朋友總是提醒我該如何改善穿著。而現在大家問我的唯一問題是,‘你從哪裡買的這些西裝,我怎麼也能買到’”。

  “品味高雅、氣質不凡、風度翩翩”是男人殊途的理想,也是男人魅力所在。巴菲特因“創世”找到了體面的感覺,他稱自己“從一個時尚潮流的落伍者變成了時尚的領導者。”

  如今,李桂蓮會有意無意地關注央視的一些新聞節目,“創世西裝,不看商標, 我也一眼認得出。”

  “世界經濟的疲憊並未影響TRANDS“創世”(大楊集團的高端品牌)的銷量,大楊創世每年500萬套西服的90%都銷往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俄羅斯、荷蘭等主要消費地區,”大楊創世副總經理胡冬梅女士稱。

  大楊創世在美國已經進入100多家專賣店。除了銷售成衣,還要負責定制業務,根據客戶的體形數據和所選布料,大楊創世的專門生產線通過單裁手工縫制。

  “從高級定制的出貨量看,”胡冬梅沒有絲毫猶豫地表示,“意大利任何一家男裝的高級定制量都沒有這麼多。”

  李桂蓮曾造訪過杰尼亞在中國的專賣店,“我想買你們的衣服,但是我想比較一下,選擇一下,你給推薦一下哪家好?那個店的負責人說,創世差不多,他家挺好的。”

  從前的老師變成了現在的競爭者,這令李桂蓮開心不已。

  在她的描述中,“創世”是令意大利品牌男裝膽寒的競爭對手,“我拜訪過幾乎所有的意大利品牌男裝,我們的衣服拿掉標簽后,對方就猜是哪個大牌,當我說這是我們生產的衣服時,他們就害怕了,說想不到中國也能生產這麼好的西裝。”

  提起這些,她甚至有點小小的得意。

  轉型服務商

  如果不轉移話題,李桂蓮能滔滔不絕地講上兩個小時——如果向她請教西裝的縫制和如何搭配衣著。

  這是李桂蓮最擅長的,她曾花了9個月時間推掉一切工作專門研究西裝,並造訪了所有的知名品牌西裝生產商,當然,還有每年都不斷派員工出國去學習如何制作西裝。

  2006年9月,李桂蓮聘請到了Giorgio Armani(喬治.阿瑪尼)的首席男裝設計師Ivano Cattarin(伊萬諾.凱特林)擔任設計總監,這個嚴厲的老頭為創世的國際化風范增色不少。

  “西裝最重要的是什麼?”她帶著一絲狡黠問記者,“西裝最重要的是輔料,輔料是西服的骨架,”這可能是多數消費者不知道的。她解釋說,如果骨架拿不起來的話,做出來的衣服就沒有風格。一旦天熱、潮濕、天冷、干洗后就會變形。輔料有幾百種,和什麼樣的布料搭配需要經過實驗確定,還要考慮彈性、厚度、舒適感,“大楊集團檢測輔料的設備就價值四千多萬呢”。

  “衣服有靈魂,有時侯會很挑人,”李桂蓮會經常到店裡巡視,並適時給客人一些著裝方面的建議,“同一個人穿不同的服裝會塑造出完全不同的形象。”

  痴迷於做“世界上最好的西裝”並沒有錯,但國內消費者認知度低也是大楊創世明顯的短板。創世品牌從1995年創立到現在已經17年了,但令人驚訝的是,不少服裝企業的管理人士對大楊創世知之甚少,有些人表示沒聽說過。

  多位服裝圈人士對大楊創世的第一感覺是“大楊就是做貼牌的,”在一個拼品牌的時代,大楊創世的“慢”或許令人憂慮。

  “酒香也怕巷子深,”胡冬梅說,大楊創世已經確定了由生產商轉型為服務商的戰略,目前正在進行相關的調整,“希望在3—5年內轉型成功。”

  大楊創世設定的目標是創造世界頂級的服裝品牌和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量單裁服裝公司,也即是李桂蓮常說的“全球最大的裁縫”。

  大楊集團為此啟動了“三三三”戰略轉型工程,即用3—5年,圍繞高級男裝品牌 “創世”、 團體商務裝品牌 “凱門”以及網上直銷品牌YOUSOKU,組織好三個團隊,進行三個方面的調整:把自主品牌所佔的比重從目前的10%提高到50%﹔把國內外市場的比重調整為各佔50%﹔調整批量生產和單量單裁比例。

  “調整的核心是提高單量單裁,即高級定制的比例。”胡冬梅說,未來5年,創世希望將國外高級定制的量提高到15萬套,國內市場能達到5萬套。

  與國內服裝企業動輒數千家門店相比,大楊創世的店鋪數量少得可憐,目前國內隻有區區30多家,“一方面為了確保服務的品質,我們的店面全部是直營的,沒有中間代理商﹔另一方面適合大楊創世開店的商場真不多,全國也就七八十家商場符合我們的標准,而且一半在南方。”胡冬梅說,大楊創世的門店目前主要集中在北方,未來向南方拓展的空間很大。

(來源:新華財經)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