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4日電 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速 促中國穩健前行
在“十一五”與“十二五”規劃承啟關鍵期的2010年,關於縮小貧富差距和收入分配改革的話題成了中國社會的聚焦領域。中國官媒坦言,目前收入差距過大已是不爭的事實,收入差距已接近社會所能忍受的“紅線”,分配不公已成為中國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的一大障礙,“分好蛋糕促和諧”勢在必行。
從多個省市相繼上調最低工資標准,到惡意欠薪有望寫入刑法,從部分國有壟斷行業實施“限薪”,再至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密集調研與討論,皆預示出躑躅不前的收入分配改革或迎來實質性突破。
近年來,內需不足日益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工資性收入增長緩慢,是制約民眾消費能力和內需乏力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使得消費需求這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難以發揮應有作用。
在此期間,中國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勞動報酬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亦是如此,政府和企業收入卻呈上升趨勢。壟斷行業收入畸高,隱性收入未能有效規范,一些地方最低工資標准調整不及時,部分企業隨意壓低克扣工人工資,特別是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久治不絕。
適度的收入差距是保持效率的必要條件,但超過合理限度,則不僅損害公平,也破壞效率,甚至導致社會系統的紊亂。國內外實踐都証明,在一個社會中,中等收入者群體的發展壯大有助於社會穩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應該是一個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佔少數、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的“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格局。因此,分配公平不僅是單純的經濟利益調節問題,還是關系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全局性問題,更是中國能否繼續穩健前行的戰略基石。
無須諱言,相較經濟發展速度,中國分配制度改革是滯后的,主要表現在:一次分配中,沒有明確國家、企業、居民三者合理的分配比例關系,沒有建立勞動報酬正常增長機制﹔二次分配中,沒有以制度形式明確各級財政用於社會保障以及轉移支付的支出比例﹔三次分配規模小,慈善捐贈的激勵機制、管理機制、監督機制等還不健全。
如果說做大社會財富這個“蛋糕”是政府的責任,那麼,分好這個“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廣大民眾對解決分配不公充滿期待。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各方面承受能力增強,有條件、有能力逐步解決該問題。官方研究機構人士指出,收入分配改革的整體指向應是“調低、控高、擴中、打非、規灰”。
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表示,收入分配改革到了現在,已不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管理體制的問題,關鍵就要看政府能否下定決心。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認為,應該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關系。尤其是調整政府、企業和老百姓的收入分配結構關系,讓老百姓的收入增長快一點﹔要調整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之間的關系,讓中等收入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長得更快一點。
中國高層近期密集釋放關於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信息,胡錦濤主席在深圳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大會講話中數度提到“收入”,要求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國慶招待會致辭時強調,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著力推進收入分配領域的改革,已成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整體戰略部署中舉足輕重的一步棋。中央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失衡深得民心,如何建立相關制度安排,早日見到實效令人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