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19日報道,對於今年因遭受歐盟和美國“雙反”調查而元氣大傷的光伏產業,目前國家正在研究制定相關扶持政策。經過過去十年的大力發展,中國一躍成為國際光伏制造的大國,產能達全球的60%以上。然而,自2011年上半年開始,我國光伏制造企業產能嚴重過剩,陷入大面積虧損和停產境地。
事實上,光伏行業的終端市場需求量還在穩步增長。數據表明,2012年全球需求量與2011年相比,保持大致20%的增速。光伏產業之所以走入困境,從深層次上看是因為這些年來隻注重產能擴張,忽略了技術提升。這導致光伏行業的技術門檻低,讓其他投資者較易進入,為后來的產能過剩埋下隱患。試想,在今天各地方政府即使想大力鼓勵類似於蘋果手機這樣具有技術門檻產品的生產,推波助瀾會有效果嗎?完全不會!因此,光伏行業這些年所走過的路同樣值得中國任何其他新興行業的深思!
面對當前行業的嚴峻局面,國家在大力增加光伏電站裝機容量以支持目前生產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要考慮以下方面:
一要支持具有真正創新能力的企業。光伏行業近年來的技術提升都來自實驗室技術到產業化的轉移。由於設備技術的進步和材料技術的提升,讓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而電池技術本身沒有明顯的提高。很多技術固化到了生產設備裡,即誰買設備都能生產出類似產品,差別不大。因此,企業要有自己獨特的技術特征和優勢,並保持低成本,才能拉開與同行之間的差距。
二要支持具有先進產能的企業。在行業目前面臨嚴重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必須讓市場選擇淘汰落后產能。即使目前生產規模很大的龍頭企業,也要正確區分其使用時間已相對較長的落后產能和具有提升空間的先進產能。如果落后設備的技術升級改造的難度和成本均較高,這些落后產能應該堅決淘汰。整合先進產能,才是真正扶持光伏產業的做法。
三是鼓勵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企業。光伏產品的壽命保障要不少於25年,在當前追求低成本的環境下,有些企業沒有這樣的質量保障能力,出現質量問題后可能逃之夭夭,這會對行業造成巨大傷害。因此,光伏行業需要具有社會責任感和長期使命感的企業來主導行業的發展。
四要鼓勵多種形式的合作。光伏行業從發展之初就注定是一個國際化行業,材料供應、設備供應、市場等均是如此。除了國內相互合作外,鼓勵國內企業與國外先進企業之間的合作,特別是硅材料領域,國際同行有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專業經營經驗。
光伏太陽能仍將是人類未來的重要能源來源之一。我們要從失敗中吸取有益的經驗教訓,為以后的發展創造健康的環境。▲
(作者是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