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立現代農業裝備標准體系--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努力建立現代農業裝備標准體系

2012年12月24日09:34        手機看新聞

  □ 本報記者 丁 瑩

  隨著我國農業戰略性調整,農業市場化進程加快和農業產業化不斷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提高,農機行業標准化工作面臨新形勢、新需求和新機遇。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農機院”)圍繞保障糧食安全和增加農民收入兩條主線,瞄准國內外農機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積極探索和推進農機標准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在今年9月至11月的採棉季,有兩則新聞令方憲法和陳俊寶以及他們的同事們特別欣慰。一則是到2012年採棉季,新疆共使用採棉機達1600余台,其中有近1/3是國產品牌,實現了國產採棉機與國外兩大農機公司進口產品“三足鼎立”的局面。另一則新聞是,山東和內蒙古分別購進了本地區的第一台採棉機——國產4MZ-3型三行自走式採棉機,開啟了這兩個地區棉花種植的機械化發展之路,對棉花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之所以會如此關注國產採棉機,是因為正是在他們的主持下,我國第一個採棉機產品國家標准才得以問世,中國的大地上才得以出現了國產採棉機馳騁的身影。而GB/T 21397-2008《棉花收獲機》國家標准的頒布和實施也成為了中國農機院多年來致力於制定我國農業機械化產品相關標准、不斷填補國內空白、逐步建立現代農業裝備標准體系的典型案例。

  方憲法是中國農機院副院長、總工程師,陳俊寶是中國農機院研究員、全國農業機械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當年,就是陳俊寶臨危受命趕赴新疆,帶領課題組用3個月的時間制定了我國第一個採棉機國家標准。

  制定農機產品相關標准是一項涉及學科廣、周期相對比較長的工作。原因在於,在制定標准過程中,必須要在田間進行性能等方面的測試。但是,由於在我國東北、西北等地區農作物一年隻生長一季,所以,農機產品的田間測試也具有很強的季節性,錯過了季節或者測試效果不理想就隻能等到來年了。

  在方憲法眼裡,制定農機產品標准、填補國內標准空白、研究和建立現代農業裝備標准體系是中國農機院走過的輝煌發展道路,也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

  中國農機院成立於1956年,1999年轉制為中央直屬科技企業,是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競爭力、以高端農機產品制造為主體,集科、工、貿、產學研為一體的現代高科技制造企業,是我國首批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1962年,我國的第一個農機產品標准就誕生在中國農機院,至今,該院已經制修訂了1000多個國家及行業標准。

  在制定標准的同時,中國農機院特別注重加強農機標准體系的研究和建立。

  農機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工具,是推動農業生產的標准化、規模化、產業化,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要素。農業機械產品功能不同,品種多、型號雜,同時由於地區作業條件的差異,同一產品又分大、中、小型,產品在結構上差異很大。所以,要實現眾多農業機械產品的系列化、標准化、多功能化,就必須對農業機械標准體系進行研究,建立起涵蓋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生產全過程的完整的農業機械標准體系。

  作為我國農業機械標准制定的引領者,“十一五”期間中國農機院和全國農業機械標准化技術委員會承擔了國家標准委下達的《農業裝備標准體系研究》科研課題。通過標准體系的研究,他們找出了現有標准體系存在的問題,即中低檔產品的標准多,高新技術、大馬力農機具產品標准少,糧食作物生產機具標准多,經濟作物、設施農業機具標准少。為此,他們明確了農業機械標准化的發展方向和重點。為農機標准計劃的編制提供了科學的依據。通過體系研究,他們還分析了現代農業機械發展趨勢,按輕重緩急組織研究,力求制定可操作性強,真正能指導生產、使用的標准。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現代農業裝備標准體系,基本滿足和適應了我國農業機械行業發展的需要。

  2010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於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其中指出,農業機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正處於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發展,對於提高農業裝備水平、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拉動農村消費需求等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農機院將根據國家產業、節能、環保政策和農業結構調整的需求,進一步完善農機產品質量標准體系,加快制修訂農機產品技術標准,促進動力機械與配套農具、主機與配件的標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開發生產,提高標准的市場適應性,開創農機標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來源:中國質量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