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把3個店面都賣了,就為了給我母親治病。”
記者在太原市見到了病人家屬曹先生。曹先生母親1993年患上腎衰竭,自那時起,平均每年10萬元的治療費用幾乎讓曹先生感到絕望,賣了店面,丟了工作,離了婚,都隻為給母親治病。
直到2003年,由中國人壽山西省太原市分公司承辦的太原市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險制度開始實施,這才將曹先生從困境中解救出來。“沒有大病保險之前,一家人的工資加在一起都遠遠不夠治病,現在,我一個人的工資就可以負擔了。”曹先生說,“我真的很感激這個造福老百姓的好舉措。”
在太原市走訪的幾天中,記者發現,像曹先生這樣對大病保險制度心存感激的市民大有人在。“對於大病醫保實施前后的變化,我感觸很深,多虧這項政策救了我們。”一位透析長達22年的患者家屬表示。
10年堅守
2000年10月,太原市政府下發了《太原市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方案》。從那時起,太原市城鎮職工大病醫療保險正式起步。開辦之初,由於保障水平低,職工受益水平不高,百姓對提高大病醫保保障水平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為順應民意,2003年,經過太原市原勞動局和市社保中心的測算評估,太原市從3家商業保險公司中最終選擇中國人壽太原市分公司承辦該市城鎮職工大病醫保業務,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明確雙方權責。
這一簽,便是10年的堅守。
“一家公司能持續經營10年的這種情況,在全國比較鮮見,在省會城市更是絕無僅有的。”中國人壽太原市分公司總經理張文慶說。
在承辦大病醫保之初,為了讓工作順利進行,中國人壽專門成立了健康保險部,配備了實力較強的管理隊伍,配合社保中心逐步提高籌資水平,不斷擴大承保人群覆蓋面,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務能力。與此同時,政府惠民政策陸續出台,使得人均醫療補償給付水平開始大幅提升,但大病醫保總體的經營狀況仍比較平穩。
然而,10年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隨著惠民政策持續推出、基本醫保政策不斷的深入人心和參保職工醫療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進入大病醫保的人數連年劇增。與此同時,醫療費用上漲趨勢明顯,到2008年,中國人壽太原市分公司大病醫保業務經營出現虧損。
“開始大家都不知道有這項惠民政策,慢慢地,知道的人多了,報銷人數增加了,費用就增加了。”中國人壽健康保險部副總經理孫志軍說。
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人壽從強化風險管控入手,逐步向專業化經營轉變。2008年建立風險備用金管理制度,用以調劑大病醫保基金盈虧,年度結余全部進入基金池,滾存到下一年度或用於提高保障水平,最大程度讓利於民。
同時,中國人壽構建起風險預警機制,立足業務經驗數據分析和政策變化研究,實時評估醫保政策調整和醫療費用上漲等因素影響,及時與政府溝通協調,通過調整承保給付標准,為實現持續的健康經營奠下基礎。
“在承辦過程當中,我們得到了總公司和省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也不會因為短期經營效果不理想而放棄這項惠民業務。”張文慶說。
低保費 高保障 廣覆蓋
10年來,為提升保障水平,切實解決城鎮職工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太原市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封頂線從2003年的2.4萬元提至目前的8萬元﹔同時,大病醫保的支付限額從12.4萬元提至目前的40萬元,使大病醫療費用報銷比例一直保持在90%,大幅緩解了職工大病醫保負擔。
“從2005年開始,保費標准定為每人每年96元,對應的大病醫保支付的封頂線是20萬元,而到現在封頂線已經提高到了40萬元,而保費仍然是每人每年96元。”張文慶說,“太原市大病醫保的保費在全省甚至全國都處於中低水平,但保障水平在中部六省市中可以說是排在前列的。”
與此同時,太原市城鎮職工大病醫保的參保單位由1018個擴大到目前的8089個,參保人員從11.5萬人次擴展到目前99.25萬人次,中國人壽特別針對太原市作為典型的老工業城市的實際情況,將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一些大型的、退休員工較多的老企業全部納入到大病醫保參保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