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運大幕還未拉開,火車票價公平問題便成為各方關注熱點。針對現行火車票定價“站”“坐”不分的現狀,有網民發帖呼吁火車站票應該半價,短短3日內引發逾15萬網民轉載。網絡調查顯示,近八成網民支持這一倡議,超過九成受訪者認為站票價格應該低於有座票。
呼吁站票半價的理由非常簡單。火車上是站是坐,乘客舒適程度和享受到的軟硬件服務顯然不同。既然服務質量有差異,票價一致顯然有失公平。
針對乘客區別票價的訴求,有關部門早在幾年之前就曾搬出一套邏輯予以回應:降低站票價格會使更多人涌向鐵路,不利於分流運輸,甚至危及行車安全。還有人聲稱,春運期間購買站票就是選擇“犧牲舒服早日回家”。站票購買者不少是急著回家過年的打工者,對他們來說能回家遠比計較票價重要。
從“市場需求”和“運輸安全”角度拒絕站票“站價”看似有理,實際上忽略了鐵道部門的公共服務屬性。鐵路運輸並非隻有市場化特點,還應滿足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的運輸需求。碰到春運這樣公眾運輸需求特別迫切的節點,相關部門應該考慮的是如何通過加強車票征訂管理、增加車次來盡可能增強運力、提高服務,而不是通過不合理的定價來實現所謂“客運分流”。
拒絕站票“站價”的另一個理由是,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站”“坐”票價也未區分對待。暫且不論長短途交通工具的差異,僅就鐵路運輸而言,區分“站”“坐”票價也非無先例可循。久負盛名的日本新干線上,不能確保座位的“自由席”票價低於有座位的“指定席”,確保服務與價格公平對等的關鍵在於管理者嚴格約束乘客遵守規則,保証各種價格對應的服務質量得以實現。
站票降價的訴求是一面鏡子,照出百姓對服務公平、合理定價的現實期待。姓“公”的鐵路需要傾聽公眾意見、接受公眾監督,而不是對公眾合理訴求視而不見。隻有主管部門從根本上轉變管理觀念,多從群眾角度考慮問題,才能使百姓享受到公平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