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6日電 隨著鐵道部在1月7日啟動互聯網和電話訂春運車票,為期40天的2013年春運潮(1月26日至3月6日)開始涌動。隨著春節已成為包括中國、韓國、朝鮮、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東部亞洲10多個國家的法定假日,中國式春運潮也將在亞洲東部多國掀起。
“中國式”春運潮涌亞洲 緩解營運壓力都在出招
中國春運也被稱為全球最大的遷徙潮。數據顯示,2012年春運中國首次超過30億人次,達到31.58億人次。國家發改委日前預測2013年春運人數將達34億多人次,而春運遷徙潮不隻在中國上演。
亞洲東部的很多國家受中國陰歷春節文化影響,並把春節作為全國節日。春節曾是日本最重要的民族節日,明治維新后,日本拋棄中國化的陰歷新年,改過西方元旦新年,但民間仍傳承春節習俗,另外沖繩縣等地仍保留陰歷春節。
目前,越南、韓國、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把春節假作為法定假日,其中韓國、朝鮮、越南、新加坡四國把春節作為本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10多個國家人口共計約19億,春節假期帶來的人口遷徙大潮蔚為壯觀。2012年春節期間,有4977萬人口的韓國,3154萬人回家過年,春運壓力不亞於中國。
亞洲東部國家,除韓國、新加坡是發達國家,其他國家的春運和中國相似(具體參見下表):一是多是發展中國國家,農業經濟居主,經濟發展不平衡,人口密度大,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打工,欠發達地區勞力到發達地區務工,帶來大規模客流遷徙﹔二是東部亞洲受中國文化影響,重親情和孝道文化,在春節期間都有返鄉潮和探親潮。
亞洲東部各國春節假期及人口情況
(以上數據來源自上述各國2011年或2012年已公布的資料)
多式聯運利於提高春運效率 零換乘解決“最后一公裡”
一提到春運,人們都聚焦鐵路,但是包括韓國、日本等國,鐵路雖然是春運主力,但貢獻最多的還是公路。據統計,2012年中國春運31.58億人次,公路和水路佔28.9億人次,鐵路僅佔2.35億人次,民航約3400萬人次,公路和水路貢獻最大。
但每次提到春運,鐵路和火車似乎都是被聚焦的主角。中國春運是以鐵路為主線,然后輻射到公路、水運、民航等多種運輸體系,對此,一些綜合運輸企業可考慮提供聯運服務。中國財富出版社推出的物流暢銷書《羊圈困境——中國大國崛起的物流“短腿”》作者楊達卿說,首先,中國春運人口遷徙地域跨度大,大部分客流不是靠一種運輸服務完成,多式聯運空間較大,而韓國、朝鮮等地域小國更適合公路和鐵路,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島國更適合水運和公路,多式聯運空間較小。其次,立體大交通服務能極大提高出行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利於緩解鐵路一票難求的壓力。”
楊達卿認為,開展客運多式聯運服務需要基礎設施支撐。多式聯運服務前提一是鐵路、民航和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的緊密銜接,保障“零換乘”實現﹔二是對航班、班列、班車、班輪准點率有較高要求,避免旅客滯留。准點率的保障是信息化的智能交通和服務系統支撐。中國可借鑒日韓等發達國家的多式聯運服務。日韓兩國鐵路、航空,公路等樞紐站銜接緊密,在東京等大城市可“零換乘”。日韓兩國鐵路和航空准點率都是全球最高的,旅客可放心選擇聯運路線,長途就選鐵路或航空,“最后一公裡”由公路及城鐵接上。目前,北京首都機場,上海虹橋機場等地也初步實現民航、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零換乘”。
春運期間客流和物流同迎高峰 宅家網購或加劇運輸需求
國內春運往往隻看客流,不看物流,但每年春運期間也是物流高峰時期。春運期間,隨著快遞和物流民工返鄉,很多快遞及物流企業休假停業,導致物流斷鏈。而即使在春節七天假內,雖然工業所需生產資料物流大幅減少,但是百姓的糧食、蔬菜、日用品等生活資料的物流需求沒減少,醫藥、冷鮮食品等冷鏈物流需求沒減少,網購產生的快遞物流需求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