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中國糧食安全純屬短期炒作--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擔心中國糧食安全純屬短期炒作

2013年01月17日09:41        手機看新聞

  在中國糧食九連增的情況下,中國2012年大米進口量創歷史新高,有觀點稱中國將帶動國際大米價格上漲,進而推高其他糧食價格,引發國際糧食危機﹔同時糧食大量進口可能很大程度上不利於我國糧食安全。由此引發了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大討論……

  美國農業部對中國的監測數據顯示,中國於2012年在國際糧食市場上進口精米260萬噸,較2011年的57.5萬噸同比提升了352.17%,創出歷史新高。在過去50年中,中國僅有四年是大米淨進口國。自2011年開始,我國連續兩年成為大米淨進口國。

  2012年,中國在全球糧食市場的大量採購特別是玉米以及大米,引發國際市場對中國本國糧食安全以及對全球大米價格波動的諸多擔憂。有人表示,如果這種勢頭持續下去,人們會擔心全球其他地方的產量能否滿足中國的大米需求。

  我們認為,這種擔心可以看成是一種短期炒作,或是一種過度的擔憂。

  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2012年大米貿易量僅為3730萬噸,僅佔全球供應量的7.7%,而中國所進口的260萬噸,又僅佔全部大米交易量的7%,比重太小,中國對全球大米市場的影響十分有限。

  2012年中國大米大量進口主要原因在於國內外大米價差明顯。由於中國國內大米最低價格遠高於全球市場同級別大米,大米貿易商傾向增加進口大米主要是為了從國內外價差中獲取利潤。截至去年12月末,廣東地區越南米離岸價格僅為1.60-1.65元/斤,而雲南地區越南邊貿米價格僅為1.50元/斤,與同期南方國產普通?米最低1.86元/斤相比,價格優勢明顯。

  中國歷年都是自給自足的糧食供給模式,雖說2012年大米進口量翻番,而我國2012年全國大米消費量為1.2億噸,進口量僅佔國內消費量的2.1%,比重更小,對我國大米安全影響微乎其微。

  特別是我國從2005年開始,大米全年產量略超過全年消費量,因此每年都有結余庫存。截至2012年9月底,中國大米庫存量達到9370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美國農業部預計,到2012年7月-2013年6月銷售年度末,中國的大米庫存量為4585萬噸,差不多四個月的供應量。

  國家信息中心去年9月發布的《關於近期糧食形勢的分析報告》中指出,從國內糧食產量與消費量的缺口情況看,隻有大豆存在明顯的缺口,且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小麥、玉米、大米等主要糧食長期以來並不存在明顯的缺口,國內主要糧食基本能夠自給自足。

  國家信息中心認為,之前的糧食進口具有一定前瞻性和預防性。國內糧食消費量總體來看是小於國內產量的,表明進口糧食普遍轉化為儲備和庫存,可以在短期內讓我國應對國際糧食減產和糧價上漲具備緩沖能力。

  今年真正推動中國大量進口大米的因素,是我國糧食政策性收儲而形成國內、國外巨大價差。這必然導致有進口配額的企業會大量進口國際市場的糧食,賺取巨額的利差。

  自2010年開始,我國制定每年大米進口配額為532萬噸,從未有完成,這也一定程度上印証我國大米進口量在配額范圍內不會對我國國內大米安全產生危機。2013年,我國大米進口仍將是低端進口米為主,不過由於國內稻谷供給充裕,未來進口量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來源:証券時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