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財政普遍吃緊 收入倍增計劃能否實現遭質疑--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地方財政普遍吃緊 收入倍增計劃能否實現遭質疑

2013年01月22日08:16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地方財政普遍吃緊收入倍增計劃能否實現遭質疑

  十八大開局之年,地方版“收入倍增計劃”正式開啟。據《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初步統計,多數省市提出2013年人均收入高於G D P增速的目標。在經濟增速趨緩、地方財政吃緊的背景下,增收目標能否實現引發了多方討論。網友吐槽“被平均”,稱更關注收入增長給個人帶來的實際感受。專家也表示,收入增長幅度不一定一窩蜂定為超G D P增速,重要的是讓中低收入者感受到收入水平實實在在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縮小。

  預期

  增收目標普遍高於GDP

  十八大開局之年,地方版“收入倍增計劃”正式開啟。根據對各地市級政府工作報告和經濟工作會議等公開信息整理,多個省市在各自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中,明確提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高於G D P增速,而且不少省市設定的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目標高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例如,廣州市將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略微下調至10%,同時提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東莞市將上述三個目標分別設為7%、8.5%和9%﹔濟南市上述三目標為9.5%、11%和12%﹔合肥市為12%以上、13%、14%﹔蘭州市為15%、16%、18%。

  甘肅省提出2013年經濟增長12%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實際力爭發展得更快一些﹔四川省提出,努力實現2013年全省G D P增長11%,奮斗目標12%以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 長14 %,農 民 人 均 純 收 入 增 長15%﹔山西省提出的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10%以上。

  還有一些省市提出,居民收入增長與G D P同步增長。例如深圳市2013發展預期目標初步確定為:本地生產總值增長調低至9%,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保持同比增長﹔蘇州市將2013年的G D P、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速均定為12%以上﹔南昌市也將上述三大目標均定為12%﹔宜 昌 市 的 目 標 是 :生 產 總 值 增 長1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

  “各地將收入增長目標定在高於G D P的水平上,這主要是呼應中央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收入倍增計劃。要完成中央收入倍增的計劃,就需要地方層面從今年開始切實推進。”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鄭超愚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不低的增長目標同時也體現出地方對經濟增長的信心。

  十八大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也是收入倍增計劃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首次明確納入黨的報告。

  記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收入倍增計劃。例如,四川省樂山市提出,力爭2016年、確保2017年,全市G D 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在2012年基礎上實現翻番。寧夏吳忠市也提出實施收入倍增計劃,要求到2017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力爭實現翻番。

  擔憂

  目標能否實現引質疑

  為實現收入增長目標,各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出了一些工作計劃和配套措施,不過仍有專家對增收目標能否完成提出了擔憂和質疑。

  國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員鄒士年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很多地方都將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地方G D P增速作為發展目標之一,這顯然是鼓舞人心的。但是,從當前的狀況來看能夠真正實現的省份可能不會太多。

  他說,收入的增長與經濟發展和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關。從經濟增長來看,全球經濟依舊脆弱,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外部需求疲軟必然影響國內經濟,更直接影響眾多與這些出口型企業相關的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而國內由於技術創新不足,成本上升,制造業景氣度依然不足,房地產調控繼續從緊,國內經濟增長的緩慢必然影響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收入分配制度方面,雖然中央加大結構性減稅措施,地方政府也不斷上調最低工資標准,但是如何使措施真正得到落實,使絕大多數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真正獲得提高是關鍵。”鄒士年說,對於體制內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上漲和落實可能比較容易,但對於廣大企業就業人員,尤其是佔我國就業人口90%以上的中小企業,在經濟復蘇緩慢背景下,工資水平的上漲可能比較艱難。

  另外,最為重要的是佔人口絕大多數的這些中低收入人群缺乏足夠的財產性收入,僅靠工資性收入很難實現收入的較快增長。鄒士年說,而對於財政轉移性收入,在當前G D P增速放慢,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收入下降,制造業依然不夠樂觀的背景下,很難會有較大程度的攀升。

  此外,有專家提出,現在地方財政普遍吃緊,也為居民增收帶來壓力。財政部數據顯示,受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效益下滑,價格漲幅回落特別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以及結構性減稅政策力度較大等因素影響,2012年財政收入增幅比上年同期明顯回落,1至11月全國財政收入累計增幅比2011年同期回落14.9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增幅同比回落14.9個百分點。

  “誠然,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有利於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然而,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地方政府面臨事權與財權不相匹配的矛盾。在過去一年經濟放緩和房地產市場調控下,一些地方政府面臨更大的財政壓力。如何有力地實現這一目標呢?”匯豐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孫珺瑋說。

(責任編輯:薛白、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