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公司網站刊登的道歉信 (網絡截圖)
畢業生就業競爭激烈,男生女生是否能獲得同樣機遇引人關注羊城晚報記者 陳文筆 攝(資料圖片)
廣東首例招聘反性別歧視投訴案例獲成功調解,被投訴企業刊登道歉信並賠償求職者精神損失
找工作卻遭遇企業“招男不招女”,心有不忿的招聘者一紙投訴將該企業投訴到勞動監察部門。日前,廣州市越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處理了一起大學生招工涉嫌遭遇性別歧視的投訴個案。在勞動監察部門的反復協調下,被投訴企業終於同意向求職者道歉,並自動糾正錯誤的歧視行為。有法律人士指出,這是廣州乃至全廣東范圍內招聘涉嫌性別歧視投訴成功的首例個案。
投訴:
女生找工遭遇性別歧視
這例投訴案的投訴者小梁,是華南師范大學2012屆的一名本科畢業生。去年10月,小梁在招聘網站上看到了廣州某貿易公司一個銷售職位的招聘廣告,該職位的首要要求是:“男性,20-28歲,外形健康陽光”。
由於覺得這家企業條件不錯,身為女生的小梁還是向這間限招男性的企業投去了簡歷。幾天后,小梁並沒有收到來自該公司的任何回復。一心想?工的她決定給這間公司打電話詢問招聘情況,電話中,她著重向對方介紹了自己的大學兼職銷售背景。然而,對方公司人事部工作人員一再強調,公司該職位隻招男性,並稱“銷售是要見客戶的”,盡管小梁很優秀,但就該公司文化來說,這個職位並不需要女性,當即拒絕了小梁的請求。
對此,小梁百思不得其解:“難道就因為公司不愛招女生,就可以違反法律規定、在招聘過程中有性別歧視嗎?”2012年11月6日,小梁向廣州市越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投訴了這家貿易公司,她要求越秀區人社局依法制止並糾正該公司的性別歧視行為,要求該公司刪除招聘信息中有關“隻招男性”的規定,並保証企業以后的招聘中也不再歧視女性,同時向她本人賠禮道歉。
調解:
招聘方連續兩周登道歉信
接到小梁的投訴后,廣州市越秀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大隊展開了調查。在了解事實后,勞監大隊對小梁的投訴進行了處理。
1月15日,小梁與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來到了越秀區人社局進行協商,最終,該公司願意糾正錯誤歧視行為,承諾不再出現類似行為﹔並承諾在其公司首頁、招聘網站發布的相關招聘信息位置頁,連續兩周向小梁刊登道歉信。同時,該公司還同意支付小梁在投訴過程中所用的快遞費、電話費、交通費等共600元,並象征性賠償小梁精神損失費1元。
記者在該企業網站也找到了這封致歉信:“我司在2012年10月21日的智聯招聘中將招聘銷售的職位限制為男性,並在您的應聘中以女性為由將您拒絕。這是我司人力工作人員由於缺乏兩性平等的就業理念導致,對於由此給您和其他女性應聘者造成的傷害,我司表示誠摯的歉意!我司現承諾自動糾正所有歧視行為,並保証以后不再出現類似行為……”
對於這個結果,小梁表示滿意。她認為,她的這次投訴或許可以為女生就業難的困境起到一點積極作用,“希望其他女性在就業遇到招聘涉嫌性別歧視,或是因性別問題而被拒錄用時,也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維權,並且把性別平等的觀念宣傳出去,而不要讓性別平等變成一句空白的口號。”
針對該例投訴個案,22日,廣東德納律師事務所律師龐琨提出,這幾年招聘遭遇性別歧視的求職者多如牛毛,但投訴到相關部門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女大學生小梁能有意識地提出個人的合理訴求,並得到勞動監察部門的有效協商,“這將是個好的開始”。而這例個案也成為廣東招聘反性別歧視投訴成功的第一案。
相關新聞
女大學生應聘28崗位遭拒
2012年12月底,中山大學2012屆應屆畢業生鄭楚然上招聘網查找招聘信息,竟連續碰到28個合適崗位都“限招男性”。憤怒的她在網上發起“舉報發布性別歧視招聘信息企業”行動,當即得到北上廣等城市有過類似遭遇的大學生響應。2012年12月26日,廣州、北京、上海、蘭州、鄭州、濟南、武漢、南京等8個城市的多名女大學生在同一天內向各地人社局、工商局集中舉報267家在“智聯招聘”中發布性別歧視招聘信息的企業,並集體向北京朝陽人社局重點舉報職業中介機構長期大量發布歧視性招聘信息。(黃玉杰)
相關鏈接
近七成單位明確招聘性別
中國政法大學憲政研究所曾在2010年8月發布《當前大學生就業歧視狀況的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68.98%的用人單位對大學生求職者的性別有明確要求。該百分比超過了非殘疾、戶籍地域、身高長相、政治面貌、無病原攜帶等,位居大學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歧視類型第一位。調查報告還顯示,43.27%的大學生遇到用人單位明確要求性別是男性。(黃玉杰)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