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小香港”今負債8.42億 樟木頭過度依賴房地產--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昔日“小香港”今負債8.42億 樟木頭過度依賴房地產

劉大江 歐甸丘 吳燕婷

2013年02月05日16:47    來源:半月談    手機看新聞

  東莞樟木頭鎮負債問題調查

  改革開放初期,廣東東莞市樟木頭鎮憑借政策和地緣優勢,在急劇工業化過程中,主要依靠廠房、商鋪租賃和房地產業,創造出一個紅極一時、被譽為“小香港”的發展神話,成為珠三角地區農村發展的典型。但對房地產業過度的依賴,以及經濟發展方式單一粗放,使得“小香港”發展優勢不再,負債問題日益突出。

  龐大的債務

  走進樟木頭鎮,一眼望不到邊的是一棟棟大大小小的工業廠房和星羅棋布的工業區。但這些廠房並未給社區帶來預想的收入,社區漸漸陷入負債的深淵,一些社區甚至要用六成以上的收入去償還銀行利息。

  石新社區位於樟木頭鎮東部,管轄面積6.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7288人,其中2258人為原居民,現有工業廠房60多棟。石新社區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石新社區2012年總負債2.66億元,總收入4067萬元,總支出3916萬元。石新社區居委會委員蔡日華說,2012年社區總共償還銀行本金1681萬元,每月338萬元收入當中約47%用於償還銀行利息,其余支出都是公共管理支出和居民福利、分紅支出等。

  樟木頭鎮圩鎮社區財務信息公開欄2012年1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該社區負債近1.2億元,其中貸款約7875萬元。樟木頭鎮鎮委委員黃育輝說,圩鎮社區2012年財政收支約為負400萬元,虧損比上年減少了約100萬元。由於銀行評級較差,銀行利息高達8厘多,圩鎮社區每月收入100萬元中,差不多有66萬元用於還貸款利息。

  黃育輝說,截至2012年10月,樟木頭鎮9個社區的總負債額為8.42億元,其中銀行借貸共有7.1億元,村一級的銀行利息支出佔總支出的33.3%。

  為了維持社區的正常運轉,目前一些社區需向鎮政府、企業甚至個人舉債。比如,2012年1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圩鎮社區向鎮財政分局借款1757萬元,向承達廠借款148萬元,向個人借款1119萬元。

  “最近幾年由於政策限制,基本沒有新增銀行借款,但是如果按照前幾年的還款進度,一年還幾百萬,既有債務隻怕是30年也還不清,一些財政收支為負數的社區更是不知何時才能還清債務。”一位社區干部說。

  發展之困

  依靠土地資源,負債發展出租物業、開發商品房的單一房地產經濟模式在珠三角並不鮮見。大量外來人口拉動了商品房買賣、租賃市場,企業聚集也推動工業廠房遍地開花,房地產收入成為當地清償債務的主要來源。然而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這種單一的房地產經濟正遭遇種種尷尬和困難。

  廠房整合遭遇資金瓶頸。“由於廠房面積限制,難以引進大型工業企業。我們也想把一些小廠房整合成大型廠房,但是一旦進行整合,就得把現在的企業趕走,招租大型企業也需要時間。缺少改造的資金不說,整合期間沒有租金收入,財政收支就可能出現負數,社區日常剛性支出也難以負擔。”蔡日華說。

  不合理規劃造成資源浪費。寶山工業大廈是圩鎮社區建設的一棟8層高的工業廠房,總面積約3萬平方米。記者在寶山工業大廈看到,一樓、七樓、八樓已經租出,三樓、四樓全部空置。黃育輝告訴記者,由於地理位置不好、規劃設計與客戶需求不符等原因,這棟樓自1994年建成后,就一直空置,直到2012年才部分出租。為了順利租出去,2012年投入了大量資金改造升級。

  大量土地被用於發展工業廠房和商品房之后,目前樟木頭鎮社區土地資源幾近枯竭,社區居民增收面臨困難。

  記者調研了解到,石新社區隻剩下最后一塊約20萬平方米的未利用地。黃育輝說,目前樟木頭鎮社區可利用的土地已經很少,並且社區基本上拿不到用地指標。

  失去土地之后,社區居民的收入並沒有保障。圩鎮社區一位有近10年村代表經歷的村民告訴記者,現在每個月村裡給每位村民50元口糧費、管理區每月給每位村民130元的補助,130元中還要扣掉88元的社保費,每年分紅300到400元左右。“這些錢買米都不夠。”這位村代表說。

  “以前這裡香港老板多、企業多、人氣旺,現在人少了很多。以前早上從虎門鎮運回來1萬斤蔬菜,不到3個小時就全部批發完了,現在每天最多隻需運回4000斤蔬菜,還都是定點供應的,根本不敢多運。”一位在樟木頭某大型菜市場做了近10年蔬菜批發生意的藍老板告訴記者。

  “現在樟木頭的外來人口少了,房子租不上價,一間房每月隻能租到150元,以前至少能租到250到300元。”一位村民說,為了維持生計,他現在隻好找時間打零工。

 

(責任編輯:李海霞、朱瑤)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