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類化妝品已經成為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由於化妝品的功能特征,人們在選擇應用時往往會過分注重其美白、保濕、抗皺等功效,而很少考慮可能發生的接觸性皮炎及所含化學品的長期積累效應問題,包括化妝品中的重金屬及其潛在危害。在化妝品生產過程中,除了人為添加的金屬及其化合物外,原料中的金屬殘留或原料的金屬可能存在於最終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現實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因此,了解一些化妝品中常見的金屬原料,有助於挑選到更適合自己,也更利於健康的產品。
何為化妝品?2007年8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中解釋,化妝品是指以涂抹、噴洒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散布於人體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膚、毛發、指趾甲、唇齒等,以達到清潔、保養、美容、修飾和改變外觀,或者修正人體氣味,保持良好狀態為目的的化學工業品或精細化工產品。
當前化妝品種類繁多,以使用目的分類涉及清潔化妝品、毛發化妝品、基礎化妝品、美容化妝品、療效化妝品等。按使用部位分類涉及膚用化妝品、發用化妝品、美容化妝品、特殊功能化妝品等。加之不同種類化妝品的諸多品牌,使消費者選擇起來目不暇接。根據《化妝品衛生規范》規定,化妝品中相關限量標准分別為鉛≦40mg/kg,汞≦1mg/kg,砷≦10mg/kg。媒體2012年12月9日報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布公開征求意見函,就2007年頒布的《化妝品衛生規范》修訂征求意見,新的化妝品衛生規范對產品中鉛、砷的殘留限量分別從現行的≦40mg/kg和≦10mg/kg,調整為≦10mg/kg和≦4mg/kg,這就意味著對化妝品中有害金屬、類金屬的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化妝品選料與生產過程的控制更加嚴格。
砷是自然界存在的固有元素,地殼岩石含砷可以低至1毫克/公斤,高達490毫克/公斤。
在自然界,砷還通常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例如雄黃、雌黃等,並且經常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於金屬礦石中。砷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取決於它的水溶性。砷元素不溶於水,雄黃和雌黃水溶性很低,因而毒性很低。而砷的氧化物和鹽類多屬於高毒物質。飲水含砷量超標作為地方病,可以造成砷中毒。因為燃煤污染空氣、食品也可以引起的砷中毒。一般地區煤含砷約2.5毫克/公斤,我國某些產地的煤含砷量高達2000毫克/公斤以上,是砷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
三價砷毒性大於五價砷。三價砷化物和五價砷化物可以通過呼吸道、皮膚、消化道吸收進入人體。砷的化合物可以造成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皮膚等組織器官造成損害。1979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確認無機砷是人類皮膚及肺的致癌物。鑒於砷及其化合物給人類帶來的潛在危害,也鑒於化妝品與人體皮膚粘膜的廣泛、長期接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征集對2007年《化妝品衛生規范》的修訂意見,提出將砷的化妝品殘留限量從現行的≦10mg/kg,調整為≦4mg/kg,至少在該領域減少了消費者的砷暴露,有利於規避砷類物質對人體的毒性作用風險。
汞是常溫下惟一以液態形式存在的金屬,由於它的特殊物理性質,表現出易蒸發、吸附性強、容易被生物體吸收等特性。
汞對人體有害,長期接觸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患者大多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衰弱症狀,嚴重者可以合並性格改變、口腔炎和雙手震顫等症狀。對於處於圍產期的女性來說,由於汞能夠穿透胎盤屏障,並存在於乳汁中,會給胎兒或嬰幼兒帶來不利影響。汞離子可以使酪氨酸?失活,進而抑制皮膚中黑色素的生成,具有確切的皮膚美白效果,少數不法生產商為了追求顯著的美白效果,在美白祛斑產品中人為添加汞及其化合物,致使部分消費者罹患化妝品汞中毒,出現神經精神症狀等汞中毒表現,甚至導致汞中毒性腎病綜合症。
目前的臨床研究証實,化妝品汞中毒患者使用的產品,其汞含量常常超標數百、數千乃至數萬倍,而低於汞限量標准的化妝品不會導致汞中毒發病。
鉛不是人體的必需元素,於健康無益,因此人體的鉛含量越低越好。
人類使用鉛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公元前3800年的埃及寺廟中,就曾經挖掘出鉛的制品,表明鉛在遠古時代就被人類所使用。在工業方面,鉛的生產應用至少有5000年的歷史,其應用范圍和應用量在不斷增加。在含鉛汽油廣泛使用的年代,汽車尾氣將鉛大量排放至人們的生存空間,而過多攝食膨化食品、含鉛鬆花蛋、濫用偏方、使用釉上彩餐具等生活環節,都可能帶來鉛的污染問題,。
經過長期的臨床研究,人們認識到慢性鉛中毒可以導致人體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血液系統的損害,也有可能造成生殖及腎臟損傷。醫學研究証實女性對於鉛的毒性作用更為敏感,且圍產期的婦女體內的鉛可以通過胎盤、乳汁危害到胎兒、嬰幼兒的健康。兒童屬於生長發育中的個體,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組織器官尚未發育成熟,且代謝率高於成人,在同等劑量條件下,更容易受到鉛的損害。(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 郝鳳桐)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