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剩宴:吃了除夕剩的糖醋魚 半夜腹瀉進醫院--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春節剩宴:吃了除夕剩的糖醋魚 半夜腹瀉進醫院

2013年02月17日09:35    來源:重慶晚報    手機看新聞

  吃了除夕剩的糖醋魚 半夜腹瀉進醫院

  剩飯菜變質易造成食物中毒,吃隔夜海鮮最好加點蔥姜蒜

  春節期間,每家冰箱可能塞滿了剩菜剩飯,一時吃不完,扔了又可惜,令主婦們頭疼。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從重醫附二院、重慶紅樓醫院了解到,在接診的多名急性腹瀉、胃絞痛患者中,不少人都是吃了變質剩飯菜所致。

  消化科醫生提醒,剩飯菜存放時間過長,會滋生細菌、變質,釋放出化學性毒素,即使高溫加熱,某些毒素也不能消除,如不及時丟棄,可能給家人埋下健康隱患。

  半夜腹瀉緊急進醫院

  昨日上午,重慶晚報記者從重醫附二院了解到,16日(初七)凌晨三時許,家住渝中區業成花園60多歲的鄒婆婆因嚴重腹瀉被家人緊急送進醫院,經及時處理才轉危為安。

  據接診醫生馮曉霞教授介紹,老人頭天晚飯吃后不到半小時,就稱肚子不舒適,隨后開始拉肚子。起初,老人自行服用了一些藥不見效果,到了深夜腹瀉異常嚴重。鄒婆婆的老伴這才給子女打電話,將其緊急送進醫院。經過醫生初步分析,老人是吃了冰箱裡除夕晚上剩下來的糖醋魚等剩菜引起的食物中毒。

  重慶紅樓醫院近日晚也收治了一對腹瀉急診的夫婦,他們家住渝中區大黃路附近,除夕夜和家人吃了團年飯后,兩人將大量剩飯菜放在冰箱,第二天就自駕游四川。15日下午回家后,夫婦倆吃了冰箱的剩飯菜后不久,就出現腹疼等不適,進而腹瀉。

  3天接診15名類似患者

  “每年春節期間,很多人因吃剩菜剩飯進醫院。”據重醫附二院消化科馮曉霞教授介紹,最近兩三天時間裡,該科至少收治了十四五名類似患者,其中,不少患者因為吃了剩菜剩飯引起腹部絞痛的急性腸炎而不得不住院。

  馮教授解釋稱,很多人認為,隻要把剩菜剩飯放進冰箱,哪怕放置三五天,也安全得很,其實不然。冰箱是滋生細菌的重要場所,比如有很多喜好低溫的李斯特菌、耶氏菌、大腸杆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其中,尤其是“嗜冷菌”的李斯特菌,可以在0℃∼-20℃的環境中生長和繁殖,在冰箱裡反而增長繁殖更迅速。如果食用被這些細菌污染的食物,輕者腹痛、腹瀉、發熱等腸道疾病,嚴重的甚至招致危及生命的敗血症。

  微波加熱不能解毒

  很多市民認為,冰箱裡存放久了的食物有細菌,吃時用微波爐等高溫消毒,也會殺死這些細菌,同樣安全。馮教授稱,這樣的觀念也極不正確。因為,如果剩菜剩飯存放時間過長,食物中的細菌就會釋放出化學毒素,即使加熱到100℃高溫,雖然殺滅大部分病菌,但對哪些毒素也無能為力。

  因此,馮教授建議,剩飯菜最好在5-6個小時內吃掉,尤其是高蛋白質的魚蝦等食品,更應縮短存放時間,中午剩下的,最好晚上就吃掉,再吃不完就扔掉。其次,肉類食物熱穿透力比較慢,當體積較大時,如果加熱時間、加熱溫度不夠,達不到殺菌作用,可能引起腹痛腹瀉,甚至食物中毒。因此,對肉類食物加熱時,盡量少用微波爐,最好重新回鍋加熱。

  支招

  剩飯菜最好用瓷器裝

  如何科學處理剩菜剩飯,讓我們的飲食更加安全呢?馮曉霞教授提出了以下幾點供市民參考。

  1、過夜蔬菜最多吃根莖類

  隔夜蔬菜因為放置時間長,不僅營養價值大打折扣,還會產生易引起食物中毒的亞硝酸鹽。如果家中剩有蔬菜,最好先吃掉莖葉類的蔬菜,比如白菜、菠菜等,如果非要吃隔夜蔬菜,不妨吃些兒菜青菜頭等根莖類蔬菜。

  2、吃隔夜海鮮要加蔥姜蒜

  冰箱的溫度能抑制細菌繁殖,但不能殺滅它們。如果食用前沒有“回鍋”高溫充分加熱,可能誘發痢疾或者腹瀉等。冰箱是大腸杆菌等細菌的溫床,尤其魚和海鮮類食物,從冰箱裡取出來時,最好放一些蔥、蒜、姜等作料,不僅增加味道,還有殺菌作用。

  3、不用鋁制器皿盛剩飯菜

  鋁在空氣中易生成氧化鋁薄膜,不少菜肴或湯類都加了食用鹽,導致鋁制品產生化學變化,對身體產生危害。因此,她建議將剩飯菜放入瓷器類器皿中,並用保鮮膜包上后再放入冰箱。

(來源:重慶晚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